3. 斯大林說,如果國民黨拒絕和談,共產黨將把“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下去”
實際上,從斯大林同毛澤東來往的電報中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并沒有提出搞“南北朝”的建議。在1月10日的電報發(fā)出之后的第二天,斯大林又發(fā)了一封補充電報解釋說:在前一封電報里,“我們提出的你們對國民黨建議的答復草案,旨在破壞和平談判。很清楚,國民黨在沒有外國、特別是沒有美國進行調停的情況下,是決不會進行和平談判的。同樣清楚的是,國民黨在沒有蔣介石及其他戰(zhàn)犯參加的情況下,也是絕不愿意進行談判的”。因此,斯大林估計,國民黨將拒絕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和談。其結果將是,中國共產黨是同意和談的,因此“就不能夠指責它愿意把內戰(zhàn)繼續(xù)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就將成為破壞和談的罪人”。這樣一來,“國民黨和美國所玩弄的和平花招就將被戳穿,而你們就可以把必將獲得勝利的解放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下去?!雹?/p>
1月12日,毛澤東致電斯大林。他認為,美國、英國和法國,尤其是美國,雖然極其希望參加中國停戰(zhàn)的調停工作,從而達到保存國民黨政權的目的。但是,這三個國家,尤其是美國,在中國人民中已經喪失了威信。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在全國的勝利和國民黨政權的滅亡已是人們有目共睹的事實了。在此情況下,這三個國家是否還愿意繼續(xù)站在幫助南京政府一邊從而繼續(xù)得罪人民解放軍,“這似乎也成為問題了”。所以,毛澤東不同意莫斯科的建議。他告訴斯大林,如果蘇聯在對南京政府的復照中“采取您在1月10日來電中所表述的立場”,那么,這必將使美國、英國和法國認為參加調停是應該的,這就勢必“使國民黨獲得誣蔑我們?yōu)楹脩?zhàn)分子的口實。而對國民黨不滿、希望人民解放軍很快獲得勝利的廣大人民群眾則將感到大失所望”。
在毛澤東看來,如果蘇聯能夠從國際關系利益出發(fā),在復照中采取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場并能采納中共的建議,“那是會非常符合我們的愿望的”。如果斯大林這樣做的話,那將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巨大幫助。毛澤東表示,對于能否允許南京政府人士,包括戰(zhàn)犯在內,同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談判的問題,“還需再加考慮”。毛澤東直言不諱地告訴莫斯科:中共中央傾向于采取這樣一種立場:為了使中國人民更快地獲得真正的和平,要求南京政府無條件投降。因為這場戰(zhàn)爭是南京政府發(fā)動的,它對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它已失去了全國人民的信任。所以,為了最快地結束戰(zhàn)爭、實現和平,南京政府應當把政權交給人民,“它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再繼續(xù)存在下去”。毛澤東向莫斯科表明:如果現在就同張治中、邵力子等人進行和平談判,并以這些人的名義同共產黨一道建立起一個聯合政府,那么,這對美國政府來說,正是投其所好。而這樣做,“必將給中國人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部隊、乃至中國共產黨內部,造成很大的混亂,必將給我們現在所堅持的完全正義的立場造成巨大的損害”。
毛澤東在電報中還說,從1947年7月起,中國共產黨就謹慎地和長期地注視著“談判的欺騙性”。只要國民黨在軍事上遭到失敗,“美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就必然要訴諸談判”,而且我們還注意到,“這種騙局對中國人民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鑒于這種騙局“將給人民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只得在政治上再次采取一種迂回手段,即“不得不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毛澤東稱,中國共產黨為自己留了很多的回旋余地,“以便看一看中國人民和國際輿論對國民黨的和談騙局作出什么樣的反應”。但是,毛澤東認為,現在“應當理直氣壯地拒絕國民黨的和談騙局,因為現在中國的階級力量對比已經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國際輿論也對南京政府不利,人民解放軍今年夏季就能夠渡過長江,進攻南京”。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