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堂的軍事教育和訓練,要求非常嚴格。
講武堂的監(jiān)督(后任總辦)李根源和教官羅佩金、方聲濤、顧品珍、李烈鈞、唐繼堯、趙康時、劉祖武等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yè)生。
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shù),在日本學習期間就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秘密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
這些人回國后,除一部分人到新軍中充任中級軍官外,大部分人去辦講武堂。
他們不僅參與了新軍的建立和講武堂的開辦,培養(yǎng)了許多軍事人才,而且在以后的辛亥革命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坐落在昆明承華圃的講武堂,每天清晨,當嘹亮的軍號迎來黎明之后,學員們在教官的帶領下,便開始了一天的訓練。
在廣闊的操場上空,響起了那首激動人心的講武堂堂歌:風云滾滾,感覺它黃獅一夢醒。
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
神州大陸奇男子,攜手去從軍。
但憑那團結力,旋轉新乾坤。
哪怕他歐風美雨,來勢頗兇狠。
練成鐵臂擔重任,壯哉中國民!壯哉中國民!堪嘆那世人,不上高山安知陸地平。
二十世紀風潮緊,歐美人要瓜分。
枕戈待旦,奔赴疆場。
保家衛(wèi)國,壯烈犧牲。
要知從軍事,是男兒本分。
鼓起勇氣向前進,壯哉中國民!壯哉中國民!每當唱起這支歌時,朱德感到格外地激動和自豪,似乎每一句歌詞都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幾十年后,他都清楚地記著這首使他終生難忘的老歌。
朱德進入講武堂后,深深受到濃烈的反清情緒的感染。
在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下,教官和學生的思想極為活躍,他們組織社團,傳播西方的科學與民主思想。
朱德在班上結交了一些朋友,如范石生、唐淮源、楊如軒、朱培德、李云鵠、王均、金漢鼎等。
不久,他就約范石生、楊如軒、金漢鼎、唐淮源、田鐘谷、李云鵠等七八人組成一個社團以五華山命名,叫“五華社”。
以互助互勵、拯救中華為宗旨,并結為“金蘭之交”,立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親如手足,永不背叛”的誓言。
1909年9月,朱德在講武堂秘密加入同盟會。
隨后,他又介紹“五華社”的成員也都加入了同盟會。
在同盟會的各種秘密活動中,他們除了熱烈地談論軍事外,主要是閱讀當時的進步刊物,用以武裝頭腦和交流各地的革命信息。
當時,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運動,在全國各地迅猛發(fā)展,各種鼓動革命的書刊應運而生,《民報》、《天討》、《漢聲》、《漢幟》、《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夏聲》、《新世紀》、《云南》等等,都秘密傳入了講武堂。
許多青年都爭相傳閱,從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其中有些人就是在這些書刊的直接影響下,參加了同盟會,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那時,云南有個提學使(相當于現(xiàn)在的教育廳長)叫葉爾凱的,得知有許多禁書流入云南,正在青年學生中傳閱著,尤其是講武堂里流傳的更多。
云貴總督李經羲得到密報后,立即下令知府衙門,要他們派出密探扮成新軍軍官,潛入講武堂日夜偵察,不得有誤。
一旦發(fā)現(xiàn)傳閱禁書者,立即緝拿嚴辦。
知府衙門哪敢怠慢,馬上搜羅一批橫行鄉(xiāng)里的流氓惡棍,換上軍裝進入了講武堂。
這天,又是一個難忘的星期天。
講武堂里,一改往日口令聲、操練聲的喧鬧,顯得格外安靜。
同學們經過一周的苦學苦練,盼來休息日,都相約外出游玩去了,只有朱德留在學校里。
這正是他讀書的時光,假日里讀書,已成為他的習慣。
昨晚剛從同盟會的同志手里拿到一本禁書,做完早操,他就鉆進了教室,埋頭讀起來,因為要很快傳給別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