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健康:“你的問題應該是總導演回答的問題,但我也可以從制作的角度談談我的見解。我參與過北京亞運會和去年南京的十運會以及東亞運動會,還有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策劃工作。拿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開幕式來說吧,開幕式的經典之作——“黃河水”從“天”而落時,場地中間由黃色氣球組成的黃河水也洶涌澎湃,一會兒又似巨龍擺尾,最后,幾十條巨龍緩緩升天而去。古樂聲中,雄壯的兵馬俑、輕盈的飛天、四大發(fā)明等勾勒出秦漢古韻、唐宋遺風,讓人恍若置身幾千年前。悉尼奧運會的導演彼特和瑞克對這個開幕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如果奧運會開幕式采用這個方案,應該是“開幕式的金牌”。這種整齊、一致帶來的震撼力是西方人所喜愛的。而我們國內的觀眾可能習以為常,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創(chuàng)新是我們這個團隊挖空心思要做的事情。我們也會考慮通過公眾調查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意見?!?/p>
二、給13億人看,也給50億人看
記者:“由于文化的差異,中外觀眾在審美上存在著極大的不同,那么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設計上,會更多地考慮中國觀眾的感受還是外國觀眾的喜好,也就是說,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究竟是給13億人看,還是給50億人看?
路健康:“我覺得不應該偏廢任何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努力在13億人和50億人的審美取向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比如目前國內的觀眾可能比較喜歡觀看更多高科技元素的東西,大家可能覺得比較新奇。但是西方觀眾可能更欣賞我們傳統文化中那種團體力量帶來的氣勢磅礴的東西,他們追求那種臉孔發(fā)燒、血壓升高的感覺,期待能更多地參與到開幕式的活動中去。在雅典奧運會的開幕式,導演就特意增加了一些高科技的元素,比如用鐳射在夜空中表現出人類“DNA”的認識階段,通過21世紀的技術將古希臘的優(yōu)美神話故事生動地展現到觀眾面前,中國觀眾對此大加贊美,但美國的觀眾對此卻反映平平,因為他們早就熟悉了這些手段的運用。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我們不能讓13億中國觀眾失望,更不能給50億世界觀眾留下遺憾。”
三、每屆開幕式都有亮點
您能給我們談談自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到現在,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中,哪一屆給您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路健康:應該說,每一屆奧運會的開幕式都有它的亮點。沒有3到5個亮點,就不足以支撐起一臺成功的開幕式。我親歷過巴塞羅那奧運會、悉尼奧運會、雅典奧運會和都靈冬奧會的開幕式,它們都因不同的特點給世人留下了印象。巴塞羅那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殘奧會銀牌得主雷波洛從輪椅上站起來,用火種點燃箭頭,并準確地射中70米遠、21米高的圣火臺,給全世界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雅典奧運會的開幕式。當時的場地上出現了一片藍色的水,觀眾坐在場中,仿佛置身于愛琴海邊,不知道是導演特意安排還是巧合,當時海天一色的景象,帶給我極大的心靈震撼。
四、導演團隊已進入狀態(tài)
記者:“目前選出來的創(chuàng)作團隊可以說是大牌云集,都是有國際影響的重量級人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相互之間差異相當大,你們之間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如何合作?”
路健康:“在北京奧組委開始對開幕式的設計進行全球競標之后,共有13個團隊參與了競爭。最后有5個團隊脫穎而出,我和陳維亞、瑞克是其中的一個團隊?,F在的組合就是從這5個團隊中抽調人員組成的。雖然張藝謀、陳維亞、張繼剛這些導演之間創(chuàng)作風格不同,但他們以前大都有過合作,對彼此的創(chuàng)作風格比較熟悉,為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任何個人的風格都可以放棄,這一點張藝謀已經明確作了表態(tài)。
“2006年4月19日上午,奧組委召集我們開會,介紹奧運場館建設進度,要求我們的速度和體育場的建設速度齊頭并進。我們這個團隊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就進入了工作狀態(tài),每天晚上,大家?guī)缀醵家雒?,把?chuàng)意拿出來討論,一般是晚上八點半集合,有時干到凌晨兩三點鐘。大家都很努力,最累的是張藝謀導演,天天兩頭跑,從《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攝制現場出來主持討論。目前,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時間只有八百多天了,我們都感到壓力很大。”
五、四大活動的全面挑戰(zhàn)
記者:“北京奧運開幕式對你們來說,難度和挑戰(zhàn)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