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一位偉人,也是一位父親。
他一共有10個子女,但幸存下來的只有兩男、兩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訥。
在侯波等工作人員的眼中,毛澤東是慈父,他很喜愛孩子。
毛岸英、毛岸青很小的時候,毛澤東就離開了他們投身革命,一直到他們長大成人,才再次相見。
李敏是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出生在保安,5歲時被送往蘇聯陪伴媽媽,11歲才回國。而李訥是唯一在他身邊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得到過他許多的關愛。
李敏回國之初,住在哈爾濱的一個幼兒園,因毛澤東想念她,還讓時在東北的徐肖冰給李敏拍了張照片寄給他。后來李敏才跟隨父親生活。
這張照片拍于1951年。那時,李敏、李訥和毛澤民的兒子毛遠新還在上小學。這三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得很開心,遇到毛澤東閑暇的時候,他們最愛和他一塊兒玩。
這個炎炎夏日中,工作了許久的毛澤東終于休息了。他坐在躺椅上,靠著椅背,手里拿著把扇子,肥肥的褲腿挽得高高的,一派愜意自得。孩子們都圍了過來,坐在他旁邊,七嘴八舌地同他聊天。很顯然,毛澤東很喜愛孩子們的陪伴,顯得十分愉快。孩子們在他面前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毛澤東平時忙于國事,難得有暇享受天倫之樂,這種其樂融融的場景,不是侯波能經常碰到的,因此,喜出望外的侯波憑著一個攝影師的敏感,抓拍了這張照片,給我們留下了生動的一幕。
侯波知道,毛澤東喜歡活潑的孩子,不喜歡只聽指揮的“木頭人”。他說:對孩子管得太嚴了,不許動、不許跑、不許說、不許笑……會把孩子管成傻子,而孩子淘氣好,說明他健康;會淘氣的孩子更好,說明他智力發(fā)達。因此,不僅他自己的孩子,中南海的孩子都愛找他玩。
但毛澤東也是嚴父,他愛孩子,然而并不嬌慣,而是要求嚴格,絕不允許他們有特殊。
在中南海拍照多年,侯波與李敏、李訥平時接觸較多,相處很好。她們對她都很尊重,叫她“阿姨”,侯波知道這是毛澤東對子女們的要求。
李敏、李訥進師大女附中學習時,毛澤東讓他的保健醫(yī)生王鶴濱帶她們去報名,并讓王鶴濱在注冊表家長姓名一欄里寫上他的名字,不要寫“毛澤東”。他是不愿讓孩子有特殊感,不愿給學校增加精神負擔或搞特殊待遇。
他說他的孩子當一個普通老百姓最好。
1954年夏天,毛澤東來到北戴河,帶著女兒在大海中遨游,一起劈風斬浪。
侯波不習水性,每次毛澤東游泳,她都坐船跟拍。這次,在北戴河,侯波照舊坐在船上,拍下了主席跟孩子們在大海中暢游的鏡頭。照片中,毛澤東在前面游著,還回過頭看著孩子們,笑著,似是在鼓勵他們不要怕風浪,要奮勇向前;孩子們也都興高采烈地在大海中游著,跟隨著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