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指責賀龍率紅三軍在襄北的行動是“脫離蘇區(qū),不要后方,不要群眾的反國際路線的立三主義?!?/p>
夏曦還以加強紅三軍為名,重新指定紅三軍前委,把萬濤排斥在外,并強令紅三軍立即返回蘇區(qū)。
10月10日,賀龍率紅三軍回到潛江,夏曦也來到這里。
他以違抗軍委命令的罪名,撤了萬濤紅三軍政委之職,自己任政委;又給紅九師師長段德昌、政委陳培蔭警告處分,重新指定了紅三軍前委,調(diào)彭之玉任書記,賀龍、唐赤英為委員;召開了干部會議。
在會上,大家就夏曦盜用湘鄂西省委主席團名義對紅三軍的訓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爭論的焦點有兩個:第一,關于紅九師的任務、江南蘇區(qū)失守的責任等問題;第二,關于紅三軍南下回洪湖是“一貫的錯誤”。
夏曦主要是借此想整賀龍和萬濤、孫德清、劉鳴先、段德昌、陳培蔭等紅三軍新前委成員。
賀龍和段德昌就夏曦對紅三軍與紅九師的指責,以事實一一加以駁斥,把夏曦駁得啞口無言。
與會的大多數(shù)干部,對夏曦違背黨的組織原則,獨斷專行的行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夏曦不僅拒絕大家的批評,回到湘鄂西根據(jù)地機關所在地周老嘴后,借口紅三軍實力不足,竟然以臨時省委的名義決定撤銷各師師部,把部隊縮編為五個團。
還特別規(guī)定,軍部要受省軍委的領導,這等于撤銷了紅三軍軍部,實際上剝奪了賀龍的指揮權。
這一系列重大改變,既造成了部隊指揮上的混亂,又對大批對夏曦有意見的干部進行打擊和排斥,引起了廣大指戰(zhàn)員強烈的不滿。
賀龍已有了同立三路線斗爭的經(jīng)驗教訓,對中央派來的代表不那么迷信了,敢于堅持原則,同“左”傾機會主義進行斗爭。
因此,他在回到周老嘴的第二天一早就去找夏曦,兩人激烈地爭論了起來,夏曦堅持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正確的。
賀龍耐著性子對問題一件一件擺事實,講道理,說道:“首先,我是中央分局委員、軍分會副主席、三軍軍長,但你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都不征求我的意見;其次,是分局領導省委,還是省委領導分局?省委憑什么可以隨意作出撤銷紅三軍師部的決議,這完全是錯誤的,我可以不執(zhí)行;第三,你同段德昌他們談話交代任務在先,可后來的決議同你的談話完全兩樣,這是怎么一回事?江南蘇區(qū)失守到底是誰的過錯?你處分了段德昌,又不通知他本人對嗎?第四,紅三軍南下,到底錯在哪里?組織三軍前委,不要政委萬濤參加,搞成一個非驢非馬的組織。
你到洪湖才幾天,與紅軍指戰(zhàn)員的關系不深,地形不熟,與群眾不熟,對根據(jù)地的各方面情況都不了解,可你一來就處罰了許多干部,你辦的這些事,哪一件有黨性、對得起黨的?”
最后,賀龍很嚴肅地提出:“請召開黨員大會,大家投票,如果贊成你,我就回中央去?!?/p>
在事實面前,夏曦只好承認不對,但他堅決不改。
夏曦積極推行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對湘鄂西的黨、紅軍和根據(jù)地建設產(chǎn)生了嚴重的惡果。
賀龍、萬濤、段德昌和湘鄂西省委巡視員潘家辰等廣大干部對他提出了嚴肅的批評。
但他一意孤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此,中央分局和省委于11月間先后召開了兩次座談會,但未能使夏曦承認錯誤,便決定派分局委員宋盤銘去上海,向中共中央?yún)R報請示。
12月下旬,宋盤銘帶著中共中央給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省委的信返回蘇區(qū)。
中央肯定紅九師接回紅三軍的行動,認為紅三軍南下是向國際路線走近了一步,而且不同意取消紅三軍各師師部,指示立即恢復第七、九兩個師的建制。
對夏曦工作中的一些具體錯誤,也提出了批評。
但是,在總的路線上仍支持他,甚至給那些不同意夏曦“左”傾觀點,對他提出批評的人,扣上了“攻擊中央分局整個路線,以致攻擊國際和中央”,是“黨內(nèi)右傾機會主義、立三主義者,鄧中夏信徒”等大帽子,并要求中央分局對他們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