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不想同這種人打仗,把力氣花在他的頭上,太劃不來。”
因此采用保存實力,以退為進的策略,主動放棄澧州。
然而,葉開鑫、賀耀祖等人則錯誤認為賀龍是逃跑,一再給賀龍發(fā)出通電,甚至口出狂言,叫囂:你賀龍區(qū)區(qū)一個師,能勝我三個師嗎?即使能勝,還有全湘的部隊在,恐怕是抵敵不了的吧……賀龍看完電報,輕蔑地一笑,吩咐秘書長嚴仁珊回電,警告他們:我賀龍不是怕你們,而是為了避免地方遭殃,百姓受苦,暫時撤離澧州。
我的部隊是打不垮的,以后還會回來的。
隊伍開到大庸后,賀龍召開全師大會,對官兵進行動員。
他說:“我們的軍隊同趙恒惕等軍閥隊伍不一樣。
他們只圖個人升官發(fā)財,欺壓百姓,我的軍隊,一是為救國,二是為救民,所以他們要打我們。
現在到了最緊要的時刻,相信我賀龍,愿意跟我走的就干到底!”他的話音剛落,全體官兵高呼:“跟師長干到底!”隨后,部隊向永順,龍山開去。
敵人的氣焰非常囂張,前堵后追,咬住賀龍部隊不放。
葉開鑫從常德一直追到永順。
賀龍真的火了,罵道:“不識好歹的家伙,我們讓他,他偏要來找你,真是欺人太甚!”他立即命令二旅旅長賀敦武:“給他點顏色看看!”于是,在高粱坪至高望坡一線擺開了戰(zhàn)場,給葉開鑫迎頭痛擊,一下子打掉了他的囂張氣焰,再也不敢尾追了。
接著又打垮了陳渠珍部,取道龍山,向川黔邊境轉移。
經過一個多月的轉戰(zhàn),賀龍擺脫了湘軍的圍追堵截,11月上旬到達貴州松桃縣境內,但部隊只剩下5個團,6000人左右了。
湖南趙恒惕開始“討伐賀龍”后,黔軍袁祖銘也發(fā)出通電,拒絕賀龍進入川、黔。
因此,賀龍部隊剛開到貴州的梵凈山地區(qū),就遭到了黔軍第四師所屬擔負湘、川、黔三省交界防務陳子江旅的阻攔。
但陳子江深感自己不是賀龍的對手,提出同賀面談。
賀龍為了避免武裝沖突,盡可能團結一切可以爭取的力量,也同意親自與他面談。
他對陳子江說:“趙恒惕對我賀龍無故加兵,完全是背信棄義。
我軍主動退出澧州,并非示弱,完全為顧全北伐大局,猶恐戰(zhàn)亂禍及無辜百姓。
此次進入貴軍防地,并非常駐,只是短暫停留和休整,絕不干涉地方,一俟北伐開始,本軍將重返湖南,開赴北伐戰(zhàn)爭前線……”
聽了賀龍這一番大義凜然的話,陳子江解除了疑慮,下令撤走了防備賀龍的部隊,同意賀部在其防區(qū)暫駐。
隨后,賀龍又疏通了黔軍第三師師長王天培和他的胞弟、黔東防區(qū)旅長王天錫、王天升等人的關系,取得了允許在他們防區(qū)暫駐的承諾。
賀龍的部隊于11月底至1926年1月,先后開到松桃和銅仁地區(qū)進行整訓。
在整訓期間,原黔軍姜文華部、歐百川團和一些地方武裝,慕名紛紛投奔賀龍,隊伍一下子擴大了四五千人,仍編兩個旅、六個步兵團,及炮兵、工兵、騎兵等共一萬余人,不僅恢復了元氣,而且比原來更強大了。
1926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廣州國民政府準備北伐,打倒北洋軍閥。
賀龍得到消息,一方面派人去廣州與革命政府聯系,接受任務。
同時,做好再次返湘北伐的準備。
3月,在湖南人民“反吳(佩孚)驅趙(恒惕)”的高潮中,趙恒惕被迫下臺,由傾向廣東國民政府的湘軍第四師師長唐生智任代理省長。
吳佩孚便支持賀耀祖、劉和葉開鑫等湘軍第一、二、三師,在“討赤討粵”、“討赤討唐”的口號下,向唐生智發(fā)起進攻。
唐生智宣布參加廣東國民政府,并請求派兵支援。
5月中旬,廣東國民政府任命唐生智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并命令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和第七軍第八旅為北伐先遣隊,入湘支援唐生智,揭開了北伐戰(zhàn)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