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大別山轉(zhuǎn)戰(zhàn)戰(zhàn)友妻子罹難(5)

徐向前的非常之路 作者:張麟


他率領(lǐng)部隊在內(nèi)線打轉(zhuǎn)轉(zhuǎn),把敵人搞得不知東南西北,摸不透紅軍虛實,整天疲于奔命,跟著轉(zhuǎn)圈圈。

紅軍和百姓如魚在水中游,白軍行動如魚離開水。

劉峙的指揮部看到的一份報告有這樣的一些話:“紅旗紅槍彌山皆是,人聲、槍聲徹夜不絕……軍隊每到一處,宿營無地,問路無人……”

徐向前和他那支小紅軍,在人民群眾的海洋中游動了兩個多月,把“圍剿”的敵人從肥拖瘦,從瘦拖病,從病拖垮。

最后劉峙草草收兵了。

所謂的“鄂豫會剿”,就此結(jié)束。

這是徐向前這個學(xué)生第一次打敗老師劉峙。

10月初,第三次“會剿”又來了。

劉峙高傲自大,沒把徐向前一伙“烏合之眾”放在眼里。

他認為“殺雞”不必用“牛刀”,對付小小的紅軍,用不著興師動眾。

這次由駐河南信陽的徐源泉四十八師從北向南,由駐湖北的夏斗寅十三師由南而北進行“圍剿”,力求速戰(zhàn)速決。

這就是史書上說的“徐夏會剿”。

“會剿”敵人南路來得快。

偵察報告:有一股敵人約四五百人。

徐向前和黨代表戴克敏一合計,決定在天合山鐵子崗一帶竹林樹叢中埋伏,打它個出奇不備。

哪曉得槍一響,敵人不是四五百,而是兩個團。

徐向前一看要吃大虧,隨即命令部隊撤退轉(zhuǎn)移。

命令剛發(fā)出,部隊“放羊”了。

初到大別山的徐向前,行軍走在前,打仗在前頭,退卻壓后陣。

他的許多部下、部將,一說到他的指揮特點,第一句就是:“他,指揮靠前!

哪里緊張在哪里!”

這次戰(zhàn)斗,他一個人指揮著撤退,敵人反擊上來,部隊潰散,他失蹤了。

黨代表戴克敏半天找不見徐向前,心急又惱火,大罵警衛(wèi)員:“飯桶!

熊包!

丟了師長,要殺你的頭!”

司令部的人,個個心急。

吳光浩師長犧牲的消息剛剛公布,心里窩著悲傷的怒火未息,新來的徐師長又失蹤了,大家心急如焚。

戴克敏正派人分路去找,忽聽一聲大叫:“回來了!

回來了!”

只見徐向前一瘸一拐走來。

渾身泥土,樣子甚是狼狽。

他一見大家,先問:“同志們都安全嗎?”

戴克敏轉(zhuǎn)怒為喜,忙說:“我的媽,你把大家嚇?biāo)懒?

怎么回事?”

徐向前說:“就是那回事,敵人沖上來了,我扭頭一看后邊沒人了,跳到路邊樹叢一個坑里藏了起來。

敵人走過去,我從樹叢爬出來,才發(fā)現(xiàn)腳崴了,還好嘛,沒大事?!?/p>

他說得輕松、平淡,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使黨代表和在場的人都驚奇了。

這次伏擊戰(zhàn),使徐向前憂喜參半。

憂的是,這支隊伍應(yīng)變能力太差,突然遇到敵人只會跑,不知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喜的是,這支隊伍潰而不散,跑亂了,又能按行軍前規(guī)定的集合點,三三兩兩找來。

他想起從前在國民二軍第六混成旅,北進山東、河北,大部隊一被打散,猶如一把沙子撒向河里,再撈不起來了。

這就是兩種軍隊的本質(zhì)。

可是,仗到底怎么打好呢?他每天苦思冥想,找干部們交談,兵怎么帶,游擊戰(zhàn)怎么打,總得有些規(guī)程,有些新的辦法。

紅軍在粉碎敵人三次“會剿”作戰(zhàn)中,迅速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從四個大隊不足三百人擴大為五個大隊七百多人。

在11月召開的鄂豫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上,徐向前被推選為鄂豫邊特委委員;在12月舉行的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上,徐向前又被選為軍革委會軍委主席。

他和戴克敏、曹學(xué)楷,共同提出了游擊戰(zhàn)術(shù)七條原則,并寫入了黨代會的決議。

一、集中作戰(zhàn),分散游擊;二、紅軍作戰(zhàn)盡量號召群眾參加;三、敵情不明,不與作戰(zhàn);四、敵進我退,敵退要進;五、對敵采取跑圈的形式;六、對遠距離的敵人,先動員群眾擾亂敵人,再采取突擊的方式;七、敵人如有堅固的防御工事,不與作戰(zh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