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說,“李達,你要去表揚組織制作棉軍衣的領導和工人,他們?yōu)闆Q戰(zhàn)盡到了責任的?!?/p>
參謀長點了點頭說:“一定照辦?!?/p>
鄧子恢也談了自己的想法:“按照中原局常委會的分工,我們這支牽制尾擊部隊將由豫西隨黃維兵團進到淮海戰(zhàn)場。
我去鄭州、開封,負責城市工作,搞好生產,減少失業(yè),管好運輸,特別要關心鐵路工作,執(zhí)行正確的工商業(yè)政策,依靠人民。
是夠忙的。
好在中原局機關也會派人進開封。
伯承同志,一切為著決戰(zhàn)勝利,這一個中心任務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讓你和小平同志放心?!?/p>
11月3日,由劉伯承起草的截斷敵人中樞電文發(fā)出后,中央軍委9日電復陳毅、鄧小平,指出:“你們按照敵要總退卻的估計,迅速部署截斷敵退路以利圍殲是正確的?!?/p>
10日,中央軍委又電示陳鄧:“你們主力是否到達宿縣附近,并開始向宿縣攻擊。
你們務須不顧一切,集中四個縱隊全力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部,切斷徐蚌路。”
同日,中央軍委又電告陳鄧:“你們應集中全力(包括三縱、廣縱)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控制徐蚌段,截斷徐蚌段,斷敵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
中央大力支持劉伯承斬敵中樞的戰(zhàn)法。
14日下午,中野三縱司令員陳錫聯,按照劉伯承歷來的規(guī)矩,由他率領各旅指揮員到挨近宿縣的地方進行實地觀察。
“要用劉伯承司令員的指揮方法,指揮員要親自觀察現場,來實現他的創(chuàng)議,堅決執(zhí)行中央軍委命令?!?/p>
陳錫聯同各旅首長研究打法,選定突破口,就地明確了各旅的具體任務。
正規(guī)戰(zhàn)須有強大的火力,劉鄧陳首長命令一、九縱隊的炮兵營配屬三縱指揮,受到熱烈歡迎。
對組織火力,協同動作,攻城準備都作了明確部署。
當晚,七旅先配合八旅拿下東關和車站,以火力控制東門外護城橋,防止敵人破壞,要為明晚的總攻作準備。
敵人還來不及把橋完全毀壞,解放軍頂著敵人密集的火力,以極為迅速的行動,占領了這座護城橋的后半截,為總攻擊創(chuàng)造了至關重要的條件。
15日凌晨4時,各奪關部隊全部攻占了四關。
宿縣守敵憑借城高(經過改造,墻高達十余米而且很厚)池深(護城河寬二十米,水深約三米半),企圖作最后的掙扎。
粗黑矮胖的張續(xù)武中將,是敵津浦路司令兼宿縣最高指揮官,他對完善周密的火力配系存有過高的幻想:城墻前有地堡,城墻根有暗堡,城墻腰、頂都有射孔,連城墻外部的墻頭也有暗堡。
火力的配置可直射、側射、斜射,組成明暗火力相結合的交叉火力網。
再加上城里有12500余人的兵力,他們是裝備精良的正規(guī)軍,是黃伯韜第七兵團第二十五軍的第一四八師。
黃部此時正在徐州以東被華東野戰(zhàn)軍緊緊圍困,無力突圍,既不能出海逃生,也不能南竄與援軍匯合,這對處于宿縣孤城的一四八師所造成的心理殺傷更是無法估量的。
解放軍中野三縱隊拿下四關后,士氣高昂,再經過一個白天的休息,精力更是充沛。
陳錫聯司令員要求全縱上下,都要切實理解這一仗的重大意義,要把鄧小平政委的指示變成每一個指戰(zhàn)員的思想。
鄧政委指示:此次中原野戰(zhàn)軍四個縱隊,寬正面挺進津浦線,奪取宿縣,控制徐州、蚌埠段,對直接配合華野殲滅黃伯韜兵團,對防止徐州敵重兵集團南逃,特別是對阻止由平漢線確山東進急援徐州之敵黃維兵團有重大意義。
我們占領了宿縣,控制了徐蚌線兩側廣大地區(qū)就有了戰(zhàn)場,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黃維兵團,發(fā)展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
淮海戰(zhàn)役關系到革命進程,必須全力以赴,愈堅決、愈大膽,就愈能勝利!陳錫聯反復思考如何順利完成如此重大任務,他心中暗地里給自己規(guī)定了本次戰(zhàn)役的目標是“硬是要創(chuàng)造一次攻堅戰(zhàn),包括街市戰(zhàn)的優(yōu)良戰(zhàn)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