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還說,關于主席選舉問題,薩馬蘭奇說,羅格與金云龍旗鼓相當,薩保持中立。
2001年4月10日 星期二 北京
下午4時半,金云龍來電話,主要談主席選舉問題,對輿論界說他是強有力的競爭者頗為高興。金還說,薩馬蘭奇已改變原先偏向羅格的狀況而守中立。
金還說到《紐約時報》問他中美撞機事件(注:4月1日,一架中國的F8戰(zhàn)斗機與一架美國海軍EP—3E偵察機在南中國海上空相撞。中國飛行員墜海。美國海軍飛機在海南島降落,24個人員被扣,11天后被釋放返美)對北京申辦有何影響,他擬回答說,這是中美兩國的事,與申辦和國際奧委會無關。
2001年4月11日 星期三 北京
8時,美國委員海博爾來電話說,復活節(jié)將到,這是美國人的第二個最重要的節(jié)日,希望中美撞機事件早日解決,使美機上人員得以在復活節(jié)前返家。我告海博爾,撞機事件責任在美方,我理解美國人民關心其機上人員,但我們更關心的是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的中國飛行員。此事中美雙方正在磋商最后的文告,希望盡快解決,但中國人民對布什最初的蠻橫態(tài)度十分不滿。我允把海博爾的意見告中國奧委會,相信他們會向有關部門轉達他的意見,也希海博爾轉告美當局我們的想法。海博爾說他打電話是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及體育人士想同中國同事談談。
11時,在機關聽袁偉民傳達中央文件,說明中美撞機事件處理經(jīng)過,在美方書面致歉后,將先行釋放美機上人員,其他問題繼續(xù)交涉。
晚,吳經(jīng)國電話告,他今日在臺北體育學院報告申辦形勢,并由學生做了模擬投票,最后北京以高票獲勝,其次是大阪,再次是巴黎、多倫多、伊斯坦布爾。吳在會上也再次明確表示支持北京。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報道,美駐華大使致函唐家璇,對飛行員王偉及其家屬深表歉意,對美機未經(jīng)許可進入中國領空深表歉意。據(jù)此,美機上人員可在履行必要手續(xù)后離境。
撞機事件前4天,美眾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批準了民主黨議員蘭托斯的反華提案。4月10日,中國大使楊潔篪稱美國該決議是“粗暴干涉國際奧委會內(nèi)部事務及其傳統(tǒng)的權利”。許多委員已認為美國人是傲慢和高壓的。龐德說:“任何想要影響國際奧委會決定的政府都會碰壁。美國應該小心,特別是自己還在打算申辦2012年奧運會(當時美國有8個城市想申辦奧運會)?!眾W林匹克歷史學者麥卡隆說:“如果這個決議走得更遠,將被看做是出于利己目的和幼稚。許多委員認為美國政客對奧運會很不了解而對他們的群眾生活很不在乎。”
2001年4月12日 星期四 北京
海博爾來傳真,感謝昨日的電話交談,希望今后兩國奧委會和委員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
于再清來談,他主張做法國委員工作,可與之建立相互支持的同盟。我意目前不是做法國委員工作的時候,因為巴黎自以為可以擊敗北京。在此情況下很難談,如果我們說,巴黎如先淘汰,希望他們支持北京,他們不會樂意。如果我們說,北京如先出局,將支持巴黎,對方也不會相信,因為我們一直用來說服別人的論據(jù)或原則是說一個洲不應連續(xù)兩屆辦奧運會。我建議此事等一等看情況發(fā)展后再說。于同意我的分析。
與奧申委研究室孫大光談形勢分析。我說目前已不是泛泛談的時候了。應研究的是為了取得勝利,有哪些問題要解決;大的輿論環(huán)境有何問題,委員思想中有何問題,如何解決;奧申委內(nèi)部的機構、機制又該如何改進。
黃思綿來電話告,薩馬蘭奇不久前經(jīng)新加坡去印度、尼泊爾,在新加坡停留時間較短。我主動告黃海博爾來電話及信事。黃告,薩馬蘭奇告他,薩馬蘭奇曾致函布什,表示國際奧委會愿在中美之間斡旋。布什復信婉謝。我對黃說,薩馬蘭奇其實何必這樣做呢?
王偉告,劉淇告訴他,屠銘德報告,昨日維爾布魯根與屠通話,說他受到強大壓力要求在評估報告中提及人權問題,評估團中只一兩人反對,其他人都支持此意見。維爾布魯根曾試圖說服他們,但未果。鑒此,維爾布魯根想在評估報告的序言部分(不是各城市情況部分)寫一句話說,人權問題曾被討論。維爾布魯根估計評委中已有人把內(nèi)部討論情況告北京,故打電話給屠,以免屠誤解他的想法。維爾布魯根希望屠只向小范圍的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