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誠信無價(2)

和諧萬歲 作者:李永田


傳說,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時時牽掛著他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結義兄弟,時時準備著為他效忠的漢室的復興而流盡最后一滴血。

面對禮賢下士的曹操,他心存感激,也愿投桃報李,不負知音,但只有在曹公允諾他一旦得知兄長劉備的行蹤立即歸隊的條件,才委身曹營。曹公對他的所有重賞,他都毫不動心,唯獨對賞賜他的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讓其感激不盡。曹操問其故,原來關公還是想著自己的兄長,一旦得知兄長的信息,便能快馬加鞭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兄長的面前。這使一廂情愿的曹操不能不心寒,但也更加敬佩關公的人品。

苦苦等待了13個年頭,終于得到了兄長的消息,欣喜若狂的關公就要見到朝思暮想的兄長了。但對深情厚誼的友人又該如何交代、怎樣辭行呢?

一個風雨交加的暮色黃昏,“戰(zhàn)袍不脫夜觀書”的儒將關羽,望著窗外搖曳的竹林,鋪開畫紙,揮毫潑墨,既為友人留下一幅丹青作為紀念,更是一個辭行的留言,向友人,也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心跡:“莫嫌孤葉淡,終究不凋零;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不要嫌棄這片片竹葉的平淡吧,要知道,不管是風吹雨打、四季變幻,它是終究不會凋零的;對于多年以來恩愛有加的朋友,我就不說什么感激的話了,這幅風竹雨竹的圖畫,能道出我拳拳的忠義之心,為我正名、立名的!

初看是畫,細看是字,再看是人,看透了卻是“誠信”、“誠信”和“誠信”!我把它珍藏起來,又請了一批分贈給一些友人,讓誠信的佳話更廣地傳揚。

“誠信”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人之為“人”所必備的一種品格。

中學時代,曾在語文課本里學過一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名字叫《項鏈》。一名家境并不富裕的小職員路賽爾先生欣喜地接到教育部部長邀請他與太太參加晚會的請柬。虛榮的太太馬蒂爾德從朋友那里借來了一條名貴的金剛鉆項鏈,在晚會上光彩奪目,出盡了風頭。孰料樂極生悲,這條項鏈在晚會之后丟失了。

夫婦二人如雷轟頂,在遍尋不見之后冷靜了下來,“突然一下用英雄的氣概打定了主意,那筆駭人聽聞的債是必須償還的!”他們舉債三萬四千金法郎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項鏈還給了朋友伏來士潔太太,又用10年的工夫節(jié)衣縮食償還了這筆債務。

10年之后,偶然遇到當年的朋友,嘗盡了窮人困窘生活的馬蒂爾德已經青春不再,光彩全失,以致朋友一時竟認不出她了。當她把這些年困窘的緣由全盤向朋友端出之后,伏來士潔太太說了一句話,這就是莫泊桑小說的結尾,這也是幾十年我竟然沒有忘記的一句話:

“唉??蓱z的馬蒂爾德,不過我那一串項鏈是假的,頂多值五百金法郎。”

我想語文老師也好,莫泊桑本人也好,通過這個故事要告訴人們的是:為人不要虛榮,虛榮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時甚至是慘痛的代價。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篇小說所以給我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卻是人們之間的誠信,是“誠信無價”!

試想,項鏈確實丟了,馬蒂爾德花五百金法郎買一條“一模一樣”的假貨還回去,伏來士潔也決不會發(fā)現(xiàn)。就沒有了這小職員一家10年的困窘。

再試想,10年過去了,伏來士潔完全可以置之一笑,對朋友勸慰一番,然后匆忙跑回家中,關上房門,取出項鏈,緊抱著這三萬四千金法郎的珍寶興高采烈。就像我們社會上最近一再出現(xiàn)的有人用一張存額不大的銀聯(lián)卡在銀行自動取款機上貪婪地取出巨款一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