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改革創(chuàng)新弄大潮(5)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針對這些問題,同仁堂集團新領導做了三篇“大文章”,也就是采取了三項重要舉措。

“第一篇文章”,就是嚴格劃分三個市場,這三個市場就是“本市”、“外埠”和“海外”。負責本市銷售的有什么本事,就在本市施展;專司外地銷售的有什么招術就在外地耍弄;本應向海外拓展的,就只能“槍口對外”,不許反過來“打內(nèi)戰(zhàn)”。總之,各有各的市場范圍,各有各的天地。你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干,但是不能越界。現(xiàn)在的人們都已經(jīng)明白這些道理,可是在當初,許多人的頭腦和當時的市場一樣混亂。他們認為,賺錢就是一切,所有的規(guī)則都是給傻子立的。在這種情況下,同仁堂集團的領導層能夠作好這篇文章,殊為不易,因為這不僅僅是給各位“諸侯”立規(guī)矩,還要讓他們能自覺自愿地去執(zhí)行,這就需要領導者有很高的威望,有強大的控制力:能放能收,既能激勵下屬的主觀能動性,又能讓他們作到如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經(jīng)過一番努力,徒生內(nèi)耗的無序競爭,變成了有序的良性競爭,企業(yè)的效益也因此大增。應當說,新一屆領導寫的開篇相當精彩。

新一屆領導寫的“第二篇文章”,就是實行三個“堅決”。新領導上任時,面對在倉庫里積壓的產(chǎn)品和“打開賬本黃金萬兩,合上賬本分文皆無”的嚴峻形勢,提出了三個“堅決”:一是沒有市場的產(chǎn)品堅決不生產(chǎn),二是不能及時回款的單位堅決不供貨,三是應收的賬款就要堅決收回來。

當時要做到這三個“堅決”可不是件容易事。對那些不能回款的單位,你可以“一劍封喉”,斷掉它的貨源,可是它也在找你的“命門”,以圖來個“咸魚翻身”。這些單位雖然做生意乏術,找關系卻有門路,于是送禮上門的、托人說情的、設宴擺酒的、金錢開路的,奇招迭出。何況現(xiàn)代社會,彼此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今天你可以斷它的貨源,說不定明天你有什么事要求到它頭上,那時就有你好瞧的?!帮L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沒有些膽魄,是不可能做到“堅決不供貨”的。

至于“應收的賬款堅決收回”,也不容易。俗話說“欠債還錢”,索要欠款合理合法,為什么還要加上“堅決”二字呢?沒有經(jīng)過那個時期的人,是不知其難的。去催款時,對方往往不是哭窮就是用一個“拖”字訣來對付——這月拖到下月,今年拖到明年,更有甚者干脆耍起了賴皮,眼睛一瞪,胸脯一拍說:“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

那時社會上出過這種事,有的單位派人去收款,收款的人回來后聲情并茂、有鼻子有眼地描述起人家如何困難以及如何在想方設法地還債,后來才知道,這位去催款的沒有把單位的錢要回來,卻把對方的賄賂裝進了自己的腰包。至于搞“挖心戰(zhàn)術”,私下向債權單位的領導行賄、送禮、給好處費,以求對債務“減、免、緩”的也不少見。面對當時社會上的這種亂象,當領導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和無私的品德,能“堅決”得起來嗎?因此,這第二篇大文章,也就是三個“堅決”的貫徹實施,充分表現(xiàn)了新領導的功力。

雖然前兩篇文章作得漂亮,但這“第三篇文章”才是真正的大手筆,這就是同仁堂集團的“股改上市”。盡管新領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給市場劃分了范圍,為競爭建立了規(guī)則;實行了三個“堅決”,減少了庫存, 緩解了資金周轉不靈的危機,然而這一切還只是“治標”,不是“治本”。那時,國企在許多人的心中就是虧損的象征,有人甚至辱罵國企是“臭水溝”,主張把國企“一賣了之”。不管同仁堂集團的領導層有沒有意識到,在這種社會和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為同仁堂集團殺出一條血路,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為老國企殺出一條活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