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國家解放同仁堂獲新生(8)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這個舉動,深受天津同業(yè)的贊揚。他們也緊跟而上,踴躍響應政府號召,購買公債。接著,樂松生又回到北京,積極說服樂家各房帶頭認購公債。當時有人不情愿,他們說:“北京那么多大藥鋪,憑什么非得我們同仁堂帶頭?”

樂松生好像是無意中脫口而出:“行啊,不買就不買,那就讓劉一峰獨占鰲頭吧?!?/p>

“是那個西鶴年堂的劉一峰嗎?他又怎么了?”同仁堂和西鶴年堂本來就是又合作又競爭的關(guān)系,一聽劉一峰的名字,那幾位立刻來了精神。原來,劉一峰因為經(jīng)營西鶴年堂有方和他的愛國、進步表現(xiàn),在全國工商聯(lián)和北京市工商聯(lián)都擔任了重要職務。樂松生告訴那幾位,在認購人民勝利公債的討論會上,劉一峰很痛快地表示:“北京兩次物價波動,工商業(yè)受了影響。發(fā)行公債可以彌補政府財政上的赤字,穩(wěn)定物價,對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有直接的幫助,所以我們工商界人士是非常歡迎政府發(fā)行公債,我們要盡力購買?!?/p>

那幾位一聽就急了:“那不行,要說愛國,咱們同仁堂哪樣比西鶴年堂差?”

“怎么著?他鶴年堂有錢買公債,咱們同仁堂就買不起?咱樂家在天津借錢買公債,這是有口皆碑的事。政府對他不錯,對咱們也不薄。政府有困難,咱們同仁堂也得有個表示,這公債不能都讓劉一峰買了去?!?/p>

“對,咱們也買,比比誰買得多!”

樂松生一聽,心中暗喜,這本來就是他使的激將法。比誰更愛國,不是比誰賺的錢多更有意義嗎?

由于同仁堂等國藥業(yè)愛國人士的帶頭作用,加上樂松生的積極動員,北京的中藥業(yè)超額完成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認購任務。

樂松生不惜抵押自己的資產(chǎn),向銀行貨款購買公債;不遺余力,動員老樂家的人踴躍購買公債,如果不是出于對政府的信任,對共產(chǎn)黨的擁護,怎么會這樣做呢?誰還能說這是“投機”、“假積極”呢?

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黨和政府號召大辦教育事業(yè),樂松生不僅帶頭捐獻了兩萬元人民幣,還將自己在崇文區(qū)的一套三進的四合院,共計有四十七間房屋的私宅捐獻給了首都的教育事業(yè)。后來,這所宅院成為崇文區(qū)一所重點小學的校舍。

剛解放的北京,又臟又舊又窮又破。說臟,有天安門廣場為證。為了舉行開國大典,北京軍民清理掉那里堆積如山的二十萬噸垃圾,才使它煥然一新。說舊,當時的北京不僅房屋老舊,而且許多設施陳舊,大多數(shù)市民不僅用不上自來水,就連下水道也不通暢。老舍先生的名作《龍須溝》,反映的就是那時的真實生活。那時的胡同則是“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哪里有現(xiàn)在文人筆下的詩情畫意?說窮,當時的北京不僅貧民多,而且還有大量失業(yè)或無業(yè)人員。說破,不僅百姓住的房破,穿的衣裳破,就連新買的襪子都破。新買的襪子為什么會破呢?原來,對那時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連襪子都是奢侈品,有時不得不穿襪子,只好買一種最便宜的襪子湊和。這種襪子是將舊棉線加工成“再生棉線”后,用手工織的,價錢雖然便宜,卻不耐穿。北京人會苦中尋樂,會“窮開心”,就給它取了一個生動形象卻又叫人啼笑皆非的名字——“過街破”。那意思是,穿上這種襪子,只要橫穿過一條街就破了。

經(jīng)濟崩潰,民不聊生,這一切都是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造成的。當時,北京就連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如全聚德烤鴨店、榮寶齋、東來順、雙合盛啤酒廠、豐澤園飯莊、六必居醬園及大北照相館等,都因資金短缺而茍延殘喘,經(jīng)營十分困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