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四房共管同仁堂(25)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1926年12月,鄧穎超已經于一年前,按照黨的指示赴廣州參加革命活動去了。達仁女校則迫于各種壓力不得不停辦了,馬千里先生為此惋惜,達仁女校的師生們?yōu)榇送锵?,樂達仁心里也很不好受。他總想實現(xiàn)那個乘著巨輪遠航的夢想,可現(xiàn)實卻總是充滿了急流暗礁,旋渦淺灘。

天津一帶水網密布,自古到今,水運都是很重要的運輸手段。即使是清末民初有了火車,由于水路運費比鐵路低,而且碼頭和倉庫都在河邊,所以貨物運輸仍以航運為大宗。19世紀末,內河航運出現(xiàn)了小火輪,也就是用蒸氣機或內燃機作動力的小型鋼質拖船,水運的運力和效益大大提高。不久,小火輪也在天津的內河航遠中大顯身手。樂達仁認定這是個機遇,決定擴建達仁鐵工廠,制造小火輪。

1927年,達仁鐵工廠添置了新的機床和其他一些機器設備,請了懂技術的工匠,聘請了工程師,還從技工學校招來一批受過專門訓練的畢業(yè)生,開始制造小火輪。那時中國的工業(yè)底子很薄弱,小火輪在當時也得算“高新技術產品”,要想造出合格的小火輪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達仁鐵工廠組織管理得當,充分發(fā)揮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特長,終于造出了小火輪。這個消息剛一披露,就接到了九條船的訂單。樂達仁一見,勁頭更足了。在新船下水典禮上,他讓當時聞名天津工商界的“達仁樂隊”演奏了楊度作詞、沈心工譜曲的《黃河歌》?!斑_仁樂隊”是由樂達仁出資,達仁堂員工自己組成的一支業(yè)余銅管樂隊,有二十名左右的成員,配備的都是锃光瓦亮的“洋鼓洋號”,他們穿著軍禮服式的演出服,經常出現(xiàn)在重大節(jié)日、典禮儀式、賑災演出、重要集會上,既為這些活動和節(jié)日添彩,也宣傳了達仁堂的形象,在社會上享有盛譽?,F(xiàn)在達仁鐵工廠造出了小火輪,這支樂隊當然要來助威了。

樂達仁看著小火輪劈波斬浪,奮勇前行的情景,激動極了,不由地跟著樂隊的演奏哼唱起來:“黃河黃河,出自昆侖山,遠從蒙古地,流入長城關。古來圣賢,生此河干。獨立堤上,心思曠然……”

這時,有人感嘆說:“這小火輪好是好,可惜太小,駛不進大海中?!?/p>

樂達仁哈哈一笑說:“別忙啊,咱們先學會造小的,以后再造大的,先在江里河里跑,再到大海大洋上闖?!?/p>

“您想得可真遠?!?/p>

“您可真有‘乘長風破萬里浪’的雄心壯志啊!”

這是真心的贊揚還是假意的恭維,樂達仁并不在乎。因為這時他又想起了當年劉輔庭在《眾難奇聞草稿》中寫的一段話:“最為痛心的是我禮儀之邦受到這等欺辱,都是因為國家決策失誤,仰望少年子弟們,它年求學要學格致,要能駕上輪船,鼓勵精神,忠國愛民,眾人一心,那么五十年后這等大仇不難報?!?/p>

樂達仁想到,以自己的年紀已經不可能駕上輪船駛向大洋了,可是自己的工廠一定要造出大輪船,為此要竭盡全力!

第七節(jié) 樂達義掌店大刀闊斧

老樂家坎坷風云驟變

樂佑申因為開設南京同仁堂的事,被各房轟下了臺,中間又經過了一些曲曲折折,便由已經卸職在家的樂達義來主持同仁堂。樂達義看到各房都在四面發(fā)展,八方開拓,唯獨同仁堂卻面臨危局。因為各房都用樂家世代祖?zhèn)鞯呐浔旧a藥物,同仁堂的市場被擠壓;各房都想把最好的人才拉到自己的店中,同仁堂的得力員工許多都被挖走;加上寄售制度的危害,這家祖遺共有的老鋪已經像一位被子女索取太多的老人,力將盡、財將竭、身將枯。因此,樂達義決意要讓同仁堂再度顯現(xiàn)昔日輝煌。他主政后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取消寄售制度。為此,他把四大房召集在一起,動情地講了這么一番話:“如今,各房的店鋪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在發(fā)展,唯有這‘祖遺共有’的同仁堂日子越來越難過。因為各房都用高薪挖同仁堂的人,而且都是挖有本事的,同仁堂不就和抽了柱子、下了大梁的房一樣嗎?那還能站得住嗎?至于賣貨,各家都在同仁堂安排自個兒的人賣自個兒的藥,我算了算,現(xiàn)在同仁堂里有整整一半的藥是各大房寄售的,把同仁堂擠兌得都沒個立腳的地方了,這還讓不讓同仁堂活了?這還不算,各房在同仁堂賣自家的藥,可是方單、紙盒、麻繩卻是用同仁堂的,這就好比兒孫成了家不僅不供養(yǎng)老人,反而白吃白喝,從老人那里拿錢拿物掏箱底兒一般。這么做還講禮義廉恥嗎?過去靠警察看門,細料庫總算沒出事?,F(xiàn)在我不當督察長了,也不能派警察了,有人又惦記著拿庫里的細料,給自己家做藥了,真是把祖宗的臉都丟盡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