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家世(3)

茅于軾:無悔的歷程 作者:茅于軾


我的頭一個學校是杭州獅虎橋小學。那時候我只有5歲多,不會上廁所,要隔壁的姐姐照顧。別的事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有一次我犯了錯誤被校長叫上講臺受訓。我不服氣,用小腳踩校長的鞋子以解氣。校長倒也沒有認真,哈哈一笑了之。后來父親的工作調動,我就去了蘇州、南京、衡陽等地上學。后來由于抗戰(zhàn),我們跟隨父親的工作輾轉大后方,從長沙到桂林,到上海,又回柳州,在桂林、全州等地上學,后來到了重慶,最后在重慶南開中學畢業(yè),是1946級的校友??傮w來看這12年的中小學一共上了13個學校,其中小學6個,中學7個。

我在學校的成績很一般,都是勉強及格,但是我對課外讀物有興趣。在小學四年級時就看科學雜志,因為好奇心,記得最早看的是關于性方面的文章。初中我上的是桂林漢民中學。家是在柳州,要坐一夜的火車去上學,除了暑假寒假平時不能回家。那時候我11歲就離家住校。記得離家上火車時非常依依不舍,到了學校天天想家。我媽也非常不舍得,寫信給我,說夢見我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我接到這封信,恨不得馬上投入媽媽的懷抱里。11歲的孩子的確不會生活,不知道洗澡,不知道換衣服,幾個月下來身上長了虱子,我還以為是樹上掉下來的蟲子。最可怕的是我不懂得下水的危險性。有一次差一點盲目下水,如果下水,很可能會溺水身亡。那時候我們同班一個女同學就是溺水死的。學校組織人打撈尸首,晚上點了汽油燈通宵尋找。

中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和幾個同學談天文學的問題,這幾位同學都是科學家的孩子。我上的這些學校都算不錯,老師都還可以。但是因為頻繁轉學,學習很受影響。我開始對學習感興趣是在中學三四年級。但是對我有終身影響的是在南開中學的最后一年。首先是數(shù)學老師特別好,他叫伉鐵建,大家叫他伉老二。他教解析幾何條理非常清楚。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yè),就完全明白了。考試就不害怕了。在南開我喜歡了音樂、體育,培養(yǎng)了我一生的好習慣。

我受的家庭教育有沒有使我與普通人有什么不同?我經常在想這個問題。最近我得出結論,確實有所不同。有兩件事可以說明:一是走北京飛機場的人行傳送道。大部分人都站著,被動地等傳送道把自己往前送,而我卻等不及,要在傳送道上往前走。我不得不繞過許多人,還要對他們說對不起。這可以說明我與眾不同。其實大多數(shù)人也會跟我一樣,在傳送道上往前走,只不過他們碰到障礙(有別人擋道)就停下來了,而我卻偏偏要繞道往前走。我也有教訓這些人的意思,因為他們不懂得應該靠右邊站著。我認為一個國家的老百姓有沒有素質,只要看一點,就是懂不懂得照顧別人。不管一個人文化是高是低,學歷是高是低,如果不懂得照顧別人就是沒素質。這一點我經常在思考和觀察,我認為這個結論是經得起考驗的。

再一點跟別人不同的是在飛機上吃晚餐。比如,我們3點45分就上了飛機,要飛3個小時??墒瞧痫w不久,4點多鐘就開飯,乘務員把飯分配給了每個人。這時根本不到吃飯的時間??墒谴蠖鄶?shù)人就乖乖地吃起來了。而我要再等一個多鐘頭才開始吃飯。這說明我和大多數(shù)人不同。

我的這些不同,來源于我的自由思想和獨立思考。自由和獨立的思想我從小就有,也許是我與眾不同的根源。1950年我們剛剛分配到齊齊哈爾鐵路局工作時,每天下班后要有兩小時的政治學習。那純粹是浪費時間。我最不愿意政治學習。每到下了班開始政治學習時,大家都規(guī)規(guī)矩矩坐下來“學習”,而我則拂袖而去。我猜別人一定對我很有意見。其實他們未見得愿意浪費時間,只不過不好意思反對而已。不怕與眾不同,是我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既因此而吃了很大的虧,也因此有巨大的得益。我認識幾位大學教授,他們的水平都比我高,但是怕與眾不同,學術上沒有太大的成就,非??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