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9 傅雷:拒絕妥協(xié) 拂袖而去(1)

中國美院外傳:時代的顏色 作者:趙健雄


 

年初,大部分師生先后趕到貴陽集中,住在善道女子中學,張羅復課。不料2月4日即遇日機大轟炸,市中心變成一片火海,部分師生的行李損失殆盡。

西畫系學生楊云龍晚年回憶道:

當時他正在一間大屋子里繪制抗日宣傳畫,隱約聽得“嗚—嗚—”之聲,以為隔壁音樂系的學生在練習小提琴,有同學就說:“拉得那么難聽,不會拉就算了!”話音未落,“嗡嗡”的飛機聲已臨頭,接著是震耳欲聾的大爆炸。原來先前聽到的嗚嗚之聲原來是空襲警報,大家都目瞪口呆。待解除警報以后,趕忙上街去看個究竟。只見街上已是一片火海,人聲鼎沸,大哭小喊。消防救護人員也出動了,但貴陽是個山城,嚴重缺水,大火難以撲滅。受傷的人被用擔架抬著,炸死燒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尸體大部分集中在銅像臺四周,慘不忍睹。這時,忽然迎面跑過來一隊憲兵,押著一批人,其中竟有兩藝專的教授,一個是王臨乙先生,另一個是常書鴻先生,被五花大綁,說是“漢奸”。后來總算由學校向當局交涉,保釋出來了。

大家群情激奮,第二天就上街寫標語、演活報劇,隨即籌備與舉辦大型宣傳畫展覽。到了月底,又開始向昆明轉移。

抵達后,借用昆華中學和昆華小學的校舍,恢復上課。這時候步行的同學也趕到了,沿途作品舉辦展覽,引起轟動。

師生一邊教學,一邊仍積極投身抗日宣傳活動。中共云南省委(地下黨)青年運動委員會利用“讀書會”的形式在藝?;顒?,不久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到了11月底,昆明也遭到了日機轟炸,學校再度奉命撤退,遷至滇池東南岸的呈貢縣安江村,借村內五座古廟為校舍。

滕固決定請傅雷來當教務長,僅從這一點看,便可見出他想辦好學校的用心之切。

兩人早就認識。1930年5月,滕固從上海乘船赴歐洲游學,途經(jīng)法國巴黎時去探望劉海粟,結識了相伴劉氏左右的留學生傅雷,留下良好印象。1931年秋,兩人都受聘于劉創(chuàng)辦的上海美專,成了同事。以后,滕固分別于1935年和1936年兩次請傅雷參與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的工作。

對于傅雷剛烈的個性,做事認真而不易相處,滕固不可能不了解。

這年2月,傅雷接到滕固發(fā)來的求助電報后斟酌再三,對他而言,有個因素不能不考慮,6年前母親病逝,他以回鄉(xiāng)料理喪事為由辭去上海美專教職時,曾對再三挽留他的劉海粟說自己不喜歡教書,并且保證:“不但現(xiàn)在不教,將來也不教,若在別的學校教一節(jié)課,我對不起你?!?/p>

傅雷是個說話算數(shù)的人,因此覺得很難下決斷,但最終他還是同意應聘,隨即從上海起程至香港,轉道越南到昆明。

傅雷后來在《自述》中曾以寥寥數(shù)語講到這段往事:“未就職,僅草擬一課程綱要(曾因此請教聞一多),以學生分子復雜,主張甄別試驗,淘汰一部分,與滕固意見不合,5月中離滇經(jīng)原路回上海?!?/p>

兩校合并后有個很大的問題,即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傅雷覺得這樣很難上好課,因此提出甄別試驗,通過考試或其他方法,使同一年級的學生能夠有大致相當?shù)某潭取?/p>

就教學而言,這當然是合理的,但此刻的國立藝專,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戰(zhàn)時收容所,那些不合格的學生,你把他們怎么辦?

滕固沒法同意傅雷的方案。

從學生方面來說,原北平藝專的學生因為建制不同、底子薄,對此肯定有意見,而原杭州藝專的學生,也對傅雷有意見,因為他十分贊賞劉海粟,而在他們看來,劉不過是個流俗的海上畫家而已。

傅雷還提出整頓教師隊伍,這也讓滕固感到棘手。本來諸如此類工作上的分歧,總可以通過協(xié)商找到某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或彼此做一點妥協(xié),但傅最不愿意的就是妥協(xié),他與滕固爭執(zhí)起來,乃至大吵一架,然后拂袖而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