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問他:“你為什么來找我呢?”
年輕人回答道:“我至今仍一無所有,懇請您給我指明一個方向,使我能夠找到人生的價值?!?/p>
哲人搖了搖頭,說:“我感覺你和別人一樣富有啊,因為每天時間老人也在你的‘時間銀行’里存下了86 400秒的時間?!?/p>
年輕人覺得很好笑,說:“這有什么作用呢?它們既不可能助我獲得別人的尊敬,取得舉世矚目的榮耀,也不可能幫助我擁有錦衣玉食的生活……”
哲人對年輕人的回答感到十分失望,斷然打斷了他的話語。哲人問道:“難道你不認為它們珍貴嗎?那你不妨去問一個剛剛延誤乘機的旅客,一分鐘值多少錢;你再去問一個剛剛死里逃生的‘幸運兒’,一秒鐘值多少錢;最后,你去問一個剛剛與金牌失之交臂的運動員,一毫秒值多少錢?”聽了哲人的這一番話,年輕人羞愧地低下了頭。哲人繼續(xù)說道:“只要你明白了時間的珍貴,去發(fā)現(xiàn)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腳下的路便會慢慢明朗起來。你想要的榮譽、成就、錦衣玉食就會自己找上門來?!?/p>
可見擁有時間就是擁有財富,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每個人每天都有86 400秒的時間可以支配,如果不去珍惜,時間就會像風一樣從身邊溜過,給日子留下一片蒼白。只有懂得珍惜時間,善于利用時間,人生才會變得絢麗起來。
清代的曾國藩曾經(jīng)說過“天可補,??商?,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蔽覈糯奶飯@詩人陶淵明也曾這樣感嘆時間的易逝不易得,“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些先人的哲言告訴我們:時間是一條永遠向前奔騰的河流,永遠不要期待能夠踏入同一條時間之河,流過去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回頭。
關(guān)于時間,你要知道,時間是一種不能再生的、特殊的資源,既不能逆轉(zhuǎn),也不能貯存,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就是時間的積累。一個人,假如他能活到80歲的話,大約有70萬個小時。除去幼年的成長受教育期,以及老年的休養(yǎng)期,用于工作的時間可能為40年左右,也就是15 000個工作日,即35萬個小時。然后,再除去睡眠、吃飯的時間,那么,最后剩下的時間大約只有20萬個小時。因此拿破侖?希爾指出:一切節(jié)約歸根結(jié)底都是時間的節(jié)約。
時間的節(jié)約,靠什么?效率。效率就是單位時間的利用價值。有效的利用時間,便是效率。無論是優(yōu)秀的職員還是優(yōu)秀的經(jīng)理,他們在時間上都很“吝嗇”,他們一般不會讓睡覺、玩耍、閑聊等沒有價值的事占用自己太多的時間,他們會對自己的時間做出最妥善的安排,把時間的浪費降至最低。這就是節(jié)約,這就是效率。因此,千萬不要浪費時間,不要去做那些沒有結(jié)果、毫無意義的事情。
沒有結(jié)果的事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做不值得做的事,會消耗自己做有價值的事的時間,這其實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此外,做不值得做的事,會讓自己誤認為完成了某件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心安理得;常做不值得做的事,不值得做的事就會生生不息,那么,你也就沒時間去做真正值得做的事情了。
作家西蒙說:“如果我要寫個劇本,在每一頁都保持故事的原則性,而且能將劇本和其中的角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它會是一個好劇本,但不值得花費一兩年的時間。”
你要分清楚什么樣的事情是毫無結(jié)果的事情。按照拿破侖?希爾的觀點,如果一開始沒成功,再試一次還不成功就該放棄,愚蠢的堅持毫無益處。
他所說的話是針對那些想做一件事,卻無計劃、無毅力,一直做不出名堂的人。因此,你要做什么事情,就該制定明確的計劃,努力認真地去完成,否則干脆放棄。
我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人,不僅對于自己的時間滿不在乎,同時也不斷耽誤別人的時間,這樣的人是很可惡的。因為,即使你明白了時間的重要性,想好好珍惜每一分鐘,恨不得把一分鐘當作兩分鐘來用,可是,有的人卻總是三天兩頭給你打電話,聊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或不斷找上門來讓你幫忙,或者到你家中沒完沒了地坐著聊天,或邀請你一起出去吃飯、喝酒、K歌……你若表現(xiàn)出一點點不耐煩的樣子,他們還會覺得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