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選送參加為全校物理競賽準備的課外培訓班。這跟我的業(yè)余愛好當然不是沒有關系的。
當時培訓班上還有另外七位同學,個個是典型的“優(yōu)等生”,還有一位是物理老師的孩子。一開始我就跟他們不大合得來。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要是學會了什么新東西,壓根不會和小組里的人討論,而是特意藏著捂著。我更加不喜歡他們。
一開始我們彼此不交往,后來常因為解題方案不一樣爭論起來,演變成爭吵。大家的矛盾日益激化。有的同學跑到老師面前告狀,說我影響整個培訓班的團結(jié)。
物理老師特意找我談了次心。
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物理老師最后也沒什么可說的了,他和氣地拿出整套學習資料交到我手上,“孫遜,你還是在家自修吧!”
就這樣,因為不合群,我被踢出了培訓班。
沒機會在培訓班受教的我卻在競賽中破了個大冷門,拿了全校競賽的第一名,接著開始參加各種級別的競賽。
一學期之內(nèi),我就刷新了建校幾十年來的歷史,在全市競賽取得第一名,在全省競賽甚至全國競賽中也“金榜題名”——成為我們學校在全國競賽中唯一取得名次的學生。
不久,我的名字竟然正式被寫入了校史。我成了大家眼中充滿傳奇色彩的黑馬。
人們看我的眼光都變了。男同學對我投來充滿羨慕和一絲嫉妒的目光。女同學開始“眉目傳情”。
某天晚自習時,我破天荒頭一遭收到了“傳說中的”小紙條。
“我們以后能一起討論學習嗎?”看著女孩子可愛羞澀的臉,我心里緊張透頂,咬牙保持著漠然的表情,轉(zhuǎn)手就把紙條丟到課桌里。
我仍有強烈的自卑感,根本不相信會有女生欣賞我。并且,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使我認為,求學階段里最光榮的事是做到品學兼優(yōu),努力為將來成為受人敬仰的大人物而奮斗。
盡管我還沒鬧明白什么是“受人敬仰的大人物”,但是受父親的耳提面命,隱隱覺得“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唯有成為理工科人才,甚至大科學家,才算是成功的人生。
早戀這種事,哪怕在腦子里閃一下念,都會自動升起一種別扭的抵觸心理,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那是“非常糾結(jié)”。
同學們每天陷于題海的時候,我開始自學微積分和大學本科、研究生的物理課程。學了更難的東西,高中水平的考試對我來說就是小兒科。
我從未把學習方法當作秘密。一時間,大家人手一本我看過和推薦的大學教科書。奇怪的是,新的競賽成績下來時他們還是連我一半的分數(shù)都考不到。于是“怪物”的名聲更是不脛而走了。
我的學習能力,一方面歸功于老天給了我一個還不錯的腦瓜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那時就不是為了考試在學習。別人學習是為了在考試里拿個高分,而我,我喜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