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大事者,先邁過自己這道坎兒(5)

成大事者心理解密 作者:楊佩昌


 

在競爭中充分認識自己首先要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能力,找準(zhǔn)適合自己的最佳目標(biāo),這樣既不會因為過高估計自己而勉強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導(dǎo)致不必要的失敗,也不會因低估自己而喪失良機、造成遺憾。如果我們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當(dāng)然會贏多輸少。另外,我們需要看清自己的優(yōu)缺點,以便揚長避短或取長補短;我們還應(yīng)該調(diào)動自身的各種潛能應(yīng)對來自現(xiàn)實中的挑戰(zhàn),發(fā)揮自己所擅長的,避開自己所短缺的,或在日常工作中下功夫改進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樣就會“條條大路通羅馬”,獲得最終的成功。

好面子,證明你心里有陰影

一般說來,“要面子”是人世間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說的是人都要顧及自己的臉面。鄭智化曾在一首歌中唱道:“為了一點虛榮爭得你死我活,一擲千金不皺眉頭面不改色,人前人后高高低低比來比去,到頭來只是為了面子問題?!庇纱私o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正確對待“面子”?

凡事都要有個度,過分地在乎自己的面子就是心理有問題了。通常越是自卑的人越在乎自己的面子問題。自卑的人往往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可以不顧一切,這就會導(dǎo)致“死要面子活受罪”,到頭來誤己誤人。好面子的危害,小到家庭為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而導(dǎo)致事后生活拮據(jù),有的甚至還要還債;大到一個企業(yè)和國家,如香港的八佰伴連鎖店,為了給企業(yè)臉上增光,不顧現(xiàn)實盲目擴張,最后陷入困境。

對“面子”,我們不要籠統(tǒng)反對,問題在于是要什么“面子”。一個人的“面子”,是在工作、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它靠的是勤奮、實干、真誠、助人等因素。這樣形成的“面子”是真面子、硬面子。反之則不然。同時,要掙得這面子,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去掙。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也不管你掙錢多少,只要努力去做,而且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堅持不懈,你的名聲、你的面子就會隨之而至。反之,不擇手段,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那非但不能掙得面子,到頭來還會鬧個身敗名裂,大丟面子。

太過好面子其實就是虛榮心在作祟,是一種不良心態(tài),是引人走下坡路的催化劑。法國哲學(xué)家柏格森曾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罪行,然而一切惡行都是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贝苏摶蛟S有點絕對化,但并非沒有道理。在強烈的虛榮心理支使下,一些人貪功諉過、好大喜功、弄虛作假、裝腔作勢,甚至日漸虛偽、背離誠信,無論對人對己都極其有害。榮譽感是一種積極上進的心理品質(zhì),是推動人們前進的精神力量。一個人不能沒有榮譽感,一個軍人尤其不能沒有榮譽感。有了榮譽感,才能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奮發(fā)向上。但個人榮譽感只有與集體榮譽感緊密結(jié)合起來,才具有持久不竭的活力。

那么,怎樣克服好面子心理呢?

1.克服好面子心理,必須全面地、客觀地、辯證地審視自己,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的長處,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有效地消除好面子心理賴以產(chǎn)生的基礎(chǔ)。

2.應(yīng)該正確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情緒波動或影響學(xué)習(xí)和工作的積極性,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表現(xiàn)。

3.對榮譽要有正確認識,一個人希望得到別人尊重是正常的,但這種尊重的基礎(chǔ)是自己有所作為,而不是弄虛作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