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哈佛的開端(1)

哈佛傳奇 作者:丹尼·馮


15世紀末,哥倫布找到了由歐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之后歐洲人紛紛遠渡重洋前往美洲。17世紀初,第一批英國移民便到達了北美,把新英格蘭開拓成自己的“伊甸園”。1630年,英國在馬薩諸塞建立了第一個北美殖民地政府,1636年,即該殖民地成立6年之際,波士頓拉丁文學校建成了,這是一所中等教育公立學校。在早期的新英格蘭居民中,大學畢業(yè)生比例與其他各殖民地相比是最高的,移民中有清教徒100多名,他們曾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受過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后代在新的家園也能夠受到家鄉(xiāng)的古典教育,同時也為了培養(yǎng)神職人員,使英國的文化傳統(tǒng)繼承下去,他們決定建立一所神學院。

當時12個監(jiān)理會成員主持建立神學院事宜,他們中8人劍橋大學畢業(yè),1人畢業(yè)于牛津大學,故新城被更名為劍橋,以便與家鄉(xiāng)英國的劍橋同名。于是,1636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所學府-哈佛學院,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成了。當初哈佛學院的創(chuàng)辦者把劍橋大學的模式移植過來,學院最初定名為“劍橋?qū)W院”。學院建立之初,僅9名學生,1名教員,教學內(nèi)容和管理模式都仿照英國的大學,尤其是劍橋大學。

1637年冬,有一位來自倫敦的、畢業(yè)英國劍橋大學的青年人,移民到了新大陸。他的名字叫約翰·哈佛,時年29歲,剛結(jié)婚不久,尚沒有孩子。約翰·哈佛當時的夢想是成為查理斯鎮(zhèn)教堂的助理牧師,可惜時運不濟,他在1638年9月就因患肺病而永遠離開了查理斯鎮(zhèn)。臨死前,他立囑將自己一半的財產(chǎn)-約值780英鎊,以及所有的圖書-約400本,全部捐贈給那所新成立的劍橋?qū)W院。這是該學院成立以來所接受的最大一筆捐款。1639年3月6日,為了紀念學院的創(chuàng)辦者和建校費用的主要捐獻者約翰·哈佛,馬薩諸塞州議會一致決議,將這所劍橋?qū)W院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正式易名為哈佛大學。

哈佛所贈的780英鎊,在當時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校方用這筆錢增添了學校里的許多“硬件”和“軟件”??上?00本書,卻在一場大火中毀了。只有一本書因一個學生無意中帶出了圖書館而幸免于難。過后,當時的哈佛院長亨利·鄧斯特在該生還書時,首先鄭重地感謝了他,然后以“借書不得帶出圖書館”為由,按這條校規(guī)開除了那位學生。

隨著哈佛大學的不斷發(fā)展,給哈佛大學建一座雕像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提議。1882年,校董事會一致下決心要為哈佛雕塑一座銅像。為了塑造一個光輝的形象,他們決定在哈佛學生中物色一個模特,一位長得像古典英國人的英俊小生為樣板,結(jié)果最后選中了謝爾曼·霍爾這個應(yīng)屆畢業(yè)生。最后,雕像家就按照他的樣子塑出了哈佛坐像。雕像完成后,它便名列美國攝影留念最多的四大名雕像之一(其他3座分別為:自由女神像、林肯紀念堂林肯坐像和富蘭克林雕像)。每天來自全球各地的旅游者們都期盼著在哈佛雕像前留張影,以證明與哈佛的緣分。

英國的清教徒在北美建立大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神職人員和培養(yǎng)公職人員。由于清教徒的牧師要與各種人交往,就必須能夠熟練掌握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等語言,并用之講解圣經(jīng)。因此,哈佛學院的新生入學的條件必須懂得這三門語言,當時的學制為3年,學校還要求學生掌握“三學科”(語法、修辭、邏輯)及三門哲學(物理、倫理、形而上學)課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