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生曾經問周圍的人說:"自從我統(tǒng)治天下以來,你們在外邊聽到些什么?"有人對他說:"您是圣明君主,賞賜得當,刑罰嚴明,天下人都在歌頌太平盛世。"苻生怒道:"你向我獻媚!"于是就把他拉出去殺了。改天他又問這個問題,別人一想,不能歌頌他,越拍這人越有毛病,改說:"陛下的刑罰稍微過分了一點。"苻生又怒道:"你誹謗我!"這人也被殺了。
苻生晚上吃棗過多,第二天早晨肚子不舒服,就召來太醫(yī)令程延,讓他號脈診斷。程延說:"陛下沒有別的病,就是棗吃多了。"苻生很奇怪,問道:"你是圣人嗎?"程延想我一大夫,怎么會是圣人呢?回道:"不是!"苻生大怒:"你不是圣人,怎么知道我吃棗了!敢騙朕,拉出去殺了!"
一天,苻生大宴群臣于太極殿,讓尚書令辛牢做掌酒官,正喝到盡興時,苻生一看,大臣們都不怎么喝,掌酒官還在哪兒閑著沒事干,不高興了,"誒?你這陪酒的不去敬酒,坐哪兒干什么?"撈起弓箭來,一箭把辛牢射死。群臣十分害怕,再也沒有人敢不喝醉,全都喝得爛醉,橫躺豎臥,衣冠不整,苻生這才高興,"喝酒賭錢品人性嘛",喝醉了那才都是好人吶!
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終于有一天,前秦官員們獲得新生,公元357年,苻健兄弟苻雄之子苻堅發(fā)動宮廷政變。當時,苻生還醉倒大睡,苻堅的士兵來到后,苻生驚慌地問周圍人說:"你們是什么人?"眾人回答:"強盜!"苻生說:"為什么不叩拜!"苻堅的士兵全都笑了。苻生更加生氣,大聲道:"為什么不趕快叩拜,不拜者殺頭!"強盜的頭沒被砍掉,苻生人頭落地。苻堅自稱大秦天王,改元永興,在他的手里一個空前強大的前秦帝國誕生了。
請看下一章:苻堅與王猛
第十八章 苻堅與王猛
如果將歷史割裂開,一段段看一節(jié)節(jié)分析的話,我們就會發(fā)現某個人(英雄或暴君)左右了某個時期的一段歷史,比如司馬炎、石勒、冉閔,他們開創(chuàng)或破壞了一個王朝,歷史在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演變,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渡輪,舵手決定著它運行的方向,他可以視情況變化向左向右前進或后退,然而有一點他無法改變,那就是目的地。
黑夜過后是黎明,激烈的民族矛盾導致的一輪血雨腥風過后,各族人民懷著痛苦和悲傷企盼和平,企盼各族之間相互的殺戮早日停止。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苻堅走向前臺,歷史從來不會抹殺任何一個人的功績。苻堅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憑借政治上的敏感和對時政的準確分析,一改前后趙民族壓迫的"胡漢分治",提出"民族團結"的前秦國基本國策,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混四海為一家,視夷狄如赤子。"國策只要順應民意人心就會順利推行并取得成功,民族團結政策讓前秦國以區(qū)區(qū) 百萬氐族人打敗四周強大的民族,統(tǒng)一北中國。
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生得臂垂過膝,目有紫光。爺爺苻洪非常喜歡他,給他起個名字叫堅頭,經常對人說:"此兒姿貌瑰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即使如此夸獎他的苻洪怕也想不到,他這個孫子日后會怎樣得翻江倒海。
苻堅的基本國策歸納起來無非兩條,一是民族團結,二是統(tǒng)一。由民族團結來推進統(tǒng)一,由統(tǒng)一來完成民族團結。由于當時中國境內民族眾多,他不可能在統(tǒng)治階層內部做到一視同仁。在他登上帝位之前的關中有氐人、羌人、漢人、匈奴人、羯人,還有一些更加弱小的民族。關中沒有經過石趙后期的戰(zhàn)亂,漢人勢力相對強大,匈奴漢國的滅亡使匈奴人在關中乃至中原地區(qū)的勢力減弱,與氐人爭奪關中地區(qū)的羌人被苻生戰(zhàn)敗,散落各地。針對這一情況,苻堅采取與漢人聯(lián)合,建立了氐漢核心的民族團結政策。由于氐人長期和漢人共同生活,較之其他民族更易為漢人接受,他的想法馬上受到關中漢人的積極支持,羌人也開始依附苻堅。苻堅藩邸中的名臣,除呂婆樓、強汪等氐人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人物,太原薛贊、略陽權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