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昆老藝人侯玉山

梨園往事 作者:周簡段


“北昆”老藝人侯玉山,今已九十有四高齡?,F在北京安度晚年。

侯玉山,河北省高陽河西村人,生于一八九三年。高陽歷來被稱為昆曲之鄉(xiāng),近代著名的昆曲藝人如韓世昌、馬祥麟、侯益隆等,均出生在這里。

侯玉山幼年從北昆老藝人張子久和邵老墨學藝,初習武丑,十四歲開始在鄉(xiāng)村演唱,能演《盜甲》、《偷雞》等武丑戲,武功很有基礎;后來改學架子花,擅演《嫁妹》、《通天犀》、《激孟良》、《惠明下書》等劇,尤以《嫁妹》的吐火和椅子功,最為拿手,當時有“活鐘馗”之譽。

侯玉山在《嫁妹》戲中,刻畫鐘馗的喜怒哀樂,極盡其妙,給后學者留下典范。戲一開場,鐘馗帶領眾鬼卒回家,要把妹妹送到好友杜平家里完婚,眾鬼卒攜帶笙簫鼓樂,琴劍書籍,前呼后擁,一道上欣賞景物,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第二場,鐘馗到達家門,看到門庭冷落,與妹妹抱頭痛哭,傾訴自己在朝門碰死的經過,為妹妹處境艱難傷痛,情感哀怨。第三場,鐘馗對妹妹講述在京考中狀元,只因貌丑,才被革去功名,又是一番憤怒形象。第四場,鐘馗妹妹答應了與杜平的婚事,鐘馗換穿了大紅袍,以靈巧風趣的小動作,表露他的喜悅歡快,又是那么敞亮豁達。若不是有幾十年的舞臺經驗,很難達到他那種千錘百煉的藝術境界!

侯玉山早年曾參加文安縣任義禮、任鐵莊父子創(chuàng)辦的昆曲元慶社。任義禮綽號“活閻王”,其子任鐵莊,人稱“小閻王”。元慶社被稱為“閻王班”。這父子倆苛刻待人,誰也不敢惹。但侯玉山硬是在元慶社唱了些日子戲。這說明侯玉山有堅忍耐苦的好脾氣,在那段難熬的日子里,也磨煉出自己的好本事來。

一九一九年,二十七歲的侯玉山初次進北京,與韓世昌等合作。這以后即長期在北京、天津演出。三十年代中期,侯玉山參加韓世昌、馬祥麟、白云生、侯永奎的榮慶昆弋社,在天津小廣寒戲院演出。彼時,北昆著名演員郝振基、陶顯庭、侯益隆等人都在天津,人才濟濟,可謂北昆的興盛時期。

一九五七年,北京成立了北方昆曲劇院,侯玉山應邀參加,一方面演戲,一方面?zhèn)魇谕降?。四年前,一九八三年,侯玉山九旬整壽,又適逢北昆老武旦吳祥珍七十五歲,青衣花旦馬祥麟七十歲,北京劇協和北方昆曲劇院,特為這三位老人舉辦聯合慶壽大會,稱為“三星高照”,為北昆界的一段盛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