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不懂得感恩,別人幫他,他會認為是應該的。在利益面前,甚至會反過來陷害自己的恩人。好人的戒備心小,對這些自己曾經(jīng)幫助過的人,不會設(shè)防,殊不知,有些人是賊心難改。
歷史上有一個有名的昭明太子,他曾編纂了著名的《昭明文選》。可惜才華橫溢的太子英年早逝,死在了一個恩將仇報的太監(jiān)手上。
南北朝人鮑邈之,原本是太子蕭統(tǒng)身邊的一個太監(jiān),頗受信任。太子母親病故不久要做“生忌”,要一太監(jiān)值宿一夜,太子便讓這個小太監(jiān)去。不料他竟擅離職守,跑去和宮女鬼混,正巧被太子巡視時撞見。要是別人不殺也得嚴懲,太子寬厚,沒有治他罪,只是不如從前親近了。哪知這小太監(jiān)不識好歹,不思圖報,反而懷恨在心,探聽得皇上身體不適,便跑去密告太子請道士作法,埋蠟鵝咒皇上早死,密謀奪權(quán)篡位。太子受此不白之冤,又無法辯解,氣急交加,一病不起,不久竟駕鶴西去,時年3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