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動力(4)

1911 作者:王樹增


同盟會員胡瑛于漢皋被捕,被判終身監(jiān)禁。

同盟會員孫毓筠、段書云、權道涵在南京被捕,被判終身監(jiān)禁。

同盟會員李發(fā)根、廖德蕃在揚州被捕,被判終身監(jiān)禁。

同盟會員楊卓林在蘇州被捕,“直供革命黨不諱”,被斬首。

而起義最初的組織者劉道一,也在清軍于長江流域的大搜捕中被捕,一九○六年的最后一天被斬首于瀏陽城外。

史書記載:“是役也,吾黨中英俊死者數(shù)十人,誠可痛惜也。”

而整個起義死難者達萬人以上。

“是役起事聲勢之大,為從前革命諸役所無;而犧牲革命黨之眾多,亦為從前所未有。”

五年以后,武昌首義,民國創(chuàng)立,民國陸軍部以大總統(tǒng)孫中山的名義下令優(yōu)恤劉道一: 湖南烈士劉道一,游學日本,與其兄揆一,密謀光復,糾結會黨首領馬福益,于甲辰冬起兵瀏陽,事敗,乘間走日本,苦心計劃,聯(lián)絡會黨,傳播革命思想。歲丙午,復與黨首蕭克昌等起義于萍瀏醴等處,事敗,被逮,獄吏用酷刑訊供不得,遂以烈士佩章所鐫“鋤非”二字定獄,從容就義,死得極慘。方今民國成立,共和永建,凡從前為國死義之士,均以先后表彰,各在案。烈士盡瘁革命,屢蹶屢奮,聯(lián)絡各黨,鼓勵民氣,厥功甚偉,而慘遭亡清官吏之毒殺,遺骸至今未掩,行路悲哀,允堪憫惻,自應準予列入大漢忠烈祠,同享恤典,并將事跡宣付國史院立傳。應得恤典,仰陸軍部查照恤賞章程,從優(yōu)核辦,以順與情,而慰忠魂為要……長江流域的起義并未因同盟會員的流血而終止。

一九○七年五月二十二日,革命軍占領了廣東潮州府饒平縣黃岡鎮(zhèn)——“黃岡之地勢,粵之東陲,有黃岡城焉,屬于潮之饒平縣。商務繁盛,為閩粵往來之孔道。滿清于此曾設有協(xié)鎮(zhèn)都司守備及左右城守、同知巡檢文武諸官,誠要地也?!?/p>

這是孫中山直接領導的第三次起義。

起義的策劃者是孫中山從海外委派回國的許雪秋。

許雪秋,原名有若,“任俠好客,揮金如土”的新加坡富商之子。父親去世后給他留下大量遺產(chǎn),于是他花錢買了個候補道的官銜。他懂武術,一身功夫,與江湖會黨交結甚密。在南洋生活期間,受到革命黨影響,一心想拉起武裝大干一場。一九○四年,他在故鄉(xiāng)潮州聯(lián)絡三合會頭目余丑、余通、陳涌波等人,在海陽立壇歃血,約定舉事日期為:一九○五年四月十九日。自封革命軍司令的許雪秋指定了聯(lián)絡學界、會黨和各省同志的負責人,并在修建潮汕鐵路的工人中發(fā)展了幾百人,又以成立團練以防海盜為名公開招募了數(shù)百人。但是,如之前所有的暴動一樣,舉事的消息再次泄露,清軍開始了大規(guī)模搜捕。當許雪秋得知自己已被懷疑時,這個頗具武俠風范的富商之子居然懷揣手槍只身闖進潮州衙門,他侃侃自辯,神情自若,官吏們竟沒有一人懷疑這個有錢的地方大紳。舉事未成的許雪秋回到南洋籌款,在新加坡,他認識了孫中山并加入同盟會。他在孫中山那里得到一個官銜:民國軍東軍都督。孫中山派同盟會員方漢成、方瑞麟、喬義生、李思堂、張煊、方次石和日本人萱野長知、池亨吉等人到香港協(xié)助。許雪秋再次回到故鄉(xiāng),召集會黨首領策劃起義,日期定在一九○七年二月十九日,行動計劃是:佯攻汕頭,主攻潮州府城。但是,因為發(fā)動攻擊的時間傳達有誤,各路起義軍沒能按時集結,許雪秋在潮州東門外一直等到天亮也沒見到隊伍,只得命令起義行動中止。不久,就傳來有會黨成員被捕殺的消息。孫中山要求耐心等待時機,切勿孟浪行事,但會黨成員的被殺激起了起義軍的憤怒。五月二十二日,當?shù)弥钟袃擅麜h兄弟被官軍抓走時,余丑、陳涌波等首領忍無可忍,遂召集七百多人在月下宣誓,宣布誰能槍斃黃岡守備黃其藻、城守許登科、巡檢王繩武,得上等賞賜;誰抓到同知謝蘭馨、都司隆熙和城守蕭世華,得次等賞賜。宣誓完畢,各路會黨從東、西、南、北四面向黃岡城發(fā)起了猛攻。戰(zhàn)數(shù)時,勢垂破,天忽大雨。黨軍所用槍械,多是土制,藥盡濕,不能射,反被擊退,至東西轅門外。雨仍未止,天將黎明。黨軍凍餒交迫,幾不能支,陳涌波乃獻策從協(xié)署左側慰忠祠縱火焚毀,以寒敵心而壯士氣。未幾火光沖天,軍聲如雷,敵仍死守不退。涌波乃命余永興,督率軍士作戰(zhàn),己則親冒矢石,直闖進協(xié)署,勸蔡河中(清軍守備)降,動以情義,河中竟繳械受編。于是黃城遂為黨軍所有矣。清廷潮州鎮(zhèn)總兵黃金福駐扎在距黃岡三十里的井洲。黃岡失守后,黃金福欲帶兵三百前來增援。已被起義軍推為司令的陳涌波以為:“黃鎮(zhèn)親來,則潮汕空虛,宜派兵乘虛攻之。潮汕既下,則清軍巢穴已失,不戰(zhàn)自潰?!庇谑牵鹆x軍向潮汕發(fā)動了攻擊:……先是汫洲林姓時與港西各姓械斗,林姓用石建筑炮臺,以避彈丸。兩軍對壘時,該炮臺早被清軍據(jù)為屏障,陳涌波即分黨軍為二,猛勇進攻,然地形險峻,而土炮不敵洋槍,至午遂北,傷數(shù)十人,死十余人。陳涌波既敗,即命蔡德赴黃岡求援。黨中聞耗幾潰,余丑披發(fā)誓眾,眾感動,聲勢復壯。蔡德復率眾往救,以清軍武器精,能及遠,黨軍不能支,乃群負濕水棉胎,借以避彈,易槍為刀,與敵撲戰(zhàn)。清軍陣勢大亂,將次潰退。忽喇叭聲大震,清軍游擊趙祖澤在堅灶率兵由水路至,將敗之清兵得此生力軍為助,勢復振。黨軍前后受清軍夾攻,所發(fā)土槍不能及遠,死傷數(shù)十人,漸失其戰(zhàn)斗力,遂下令退卻……黃金福等來了省城的援軍,據(jù)守黃岡的起義軍“械劣彈乏,不堪再戰(zhàn)”,遂宣布解散。黃金福進入黃岡城后,“慘殺鄉(xiāng)民二百余人”。距此百余里有東灶鄉(xiāng),因為起義軍提供過粥食,被黃金福下令“焚毀其祠堂及大屋十余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