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不辜負,世味熬煮的茶(2)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作者:白落梅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倍嗝礃闼刂卑椎脑娋洌恍枰魏蔚男揎椇驼谘?,可以將你搪塞至無言。你是帝王將相也好,你是布衣百姓也罷;你叱咤風(fēng)云,你卑微懦弱;你家財萬貫,你身無分文;你國色天香,你形容槁木。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死神可以在任何時候,不打招呼就終止你一世人生。你要說的話,沒有說完,你要做的事,沒有做完,你要愛的人,還沒有愛夠。生命只有一次,不會給任何人重來的機會。多少英雄不壽,多少紅顏薄命,死的時候,只是一堆荒草,一抔塵土,覆蓋了這簡短的一生。

以土饅頭來喻墳?zāi)?,直接入骨,似譏諷,又帶著無奈。這個土饅頭,被棄之于城外,雜草叢生,孤寂難當(dāng)。而餡草卻在繁華的城里,他們此刻享受榮華,逍遙自在,臨死的那一天,也要住進這個土饅頭里,以塵土為房,荒草為被,和影子說話,與寂寞為鄰。無論你愛不愛吃這個土饅頭,都必須吃一個,并且也只能吃一個。土饅頭里的餡,也許不是你喜歡的滋味,但是你不能嫌棄,因為死亡是最后的結(jié)果,由不得任何人做其他的選擇。每個人都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可是面對生死,卻不能坦然,無法徹悟。而沉重的死亡,被他輕松的語調(diào),化解得輕松而幽默。

“世無百年人,強作千年調(diào)。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蔽覀兌际怯褂狗踩?,在別無他法的時候,只能接受生老病死的定律。沒有誰可以求得長生不老,卻要執(zhí)著地廣求仙藥,妄圖成仙,免去輪回之苦。據(jù)傳王羲之的后人陳僧智永善書,名重一時,求書者多至踏穿門檻,于是裹以鐵葉,取其經(jīng)久耐磨。這里的“打鐵作門限”,則引自于此。多少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為人生做好漫長虛幻的打算。卻不知,自己的徒勞,惹得拍手取笑。宋代范成大曾把這兩首詩的詩意,鑄為一聯(lián):“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倍@兩句詩則成了《紅樓夢》里妙玉之最愛,她亦悟出了生死這個看似隱含玄機實則淺顯的道理。其中“鐵檻寺”和“饅頭庵”的來歷也在于此。

王梵志的詩,寫出他對世人的諷誡,似乎他是一個清醒者,透徹世間一切,冷看凡人的癡態(tài),用他恢諧的語言,生動地表達對人生的了悟。而我們,連反辯的權(quán)利、回駁的能力也喪失了。這讓我們不禁想問,王梵志是何許人也,難道從小出家為僧?否則如何有這樣的悟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