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北島:飲酒記(1)

明報:茶酒共和國 作者:黃苗子


北島

那是四月夜,冷,我空腹喝得又猛,很快就醉了,那一醉終生難忘。山野間,暮色激蕩,星星迸裂,我飄飄欲仙,豪情萬丈。我猜想,所謂革命者的激情正基于這種沉醉,欲擺脫塵世的猥瑣生命的局限,為一個偉大的目標(biāo)而獻身。

夜深了,我關(guān)上燈,在劈啪作響的壁爐旁坐下,打開瓶紅葡萄酒,品酒聽風(fēng)聲看熊熊烈火。這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時候。

酒文化因種族而異,一個中國隱士和一個法國貴族對酒的看法會完全不同。當(dāng)酒溶入血液,陽光土壤果實統(tǒng)統(tǒng)轉(zhuǎn)換成文化密碼。比如,漢語中描述白酒的詞,如"醇厚"、"綿",根本甭想找到對應(yīng)的英文。反之亦然。我跟兩個美國酒鬼到加州的葡萄酒產(chǎn)酒區(qū)那帕(Napa)品酒,他們透過陽光虔誠舉杯,抿一口,搖唇鼓舌,吐掉,跟著吐出一大堆英文術(shù)語。我估摸這多半來自法文,在轉(zhuǎn)換過程中被清教徒粗野的飲食習(xí)慣簡化了??勺g不可譯,恐怕跟理性非理性有關(guān)。一般來說非理性的部分不可譯,比如酒,比如幽默。

有人把古文明分成兩大類型:"酒神型"和"日神型"。漢文化本來算"酒神型"的。夏商就是醉生夢死的朝代--"酒池肉林"。君王喝,老百姓也跟著喝,喝死算。據(jù)說那時候燈油昂貴,黑燈瞎火,不喝酒干嘛去?后來必然敗給了一個比較清醒的國家--周。周公提出"制禮作樂"。一戒酒,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就跟著變了。

我酒量不大,但貪杯,說起來這和早年的饑餓有關(guān)。一年困難時期,我常去我家附近的酒鋪買涼菜。食品短缺,酒鋪改了規(guī)矩:賣一盤涼菜必須得搭杯啤酒。那年我十歲。至今還記得那個位于北京平安里丁字路口的小酒鋪,門窗涂成淺藍色,臟兮兮的,店里只有兩張小桌幾把方凳,玻璃柜又高又大,擺著幾盤涼菜。我把一卷揉皺的紙幣遞上去,接過涼菜,倒進鋁飯盒,再小心翼翼端著酒杯,站在門口看過往車輛。啤酒涼颼颼的,有一股霉味?;丶衣飞衔覂赏劝l(fā)軟,怎么也走不成直線。當(dāng)時并沒體會到酒的好處,以為那是免于饑餓的必要代價。

頭一次喝醉是在文化革命初。我和同學(xué)們到北京周口店附近爬山,在山坳背風(fēng)處露宿。那是四月夜,冷,"羅衾不耐五更寒"。睡不著,大家圍坐在月亮下,瑟瑟發(fā)抖。有人拿出兩瓶劣等葡萄酒,轉(zhuǎn)圈傳遞。我空腹喝得又猛,很快就醉了,那一醉終生難忘。山野間,暮色激蕩,星星迸裂,我飄飄欲仙,豪情萬丈。我猜想,所謂革命者的激情正基于這種沉醉,欲擺脫塵世的猥瑣生命的局限,為一個偉大的目標(biāo)而獻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