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攘外必先安內(nèi)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職場心經(jīng) 作者:劉博


歷史上的國共之爭中,蔣中正先生最為臭名昭著的戰(zhàn)略之一便是題目的這句話“攘外必先安內(nèi)”。其主旨是先把共產(chǎn)黨給收拾了,然后才能安心去打日本。結(jié)果呢?共產(chǎn)黨生氣了,后果很嚴重。這是政治。說不得。

如今把這句話放到公司里頭,就成了至理名言。君不見有多少事情,沒有“安內(nèi)”便去“攘外”,有幾個不是鎩羽而歸甚至最后鬧得不可收拾的?

如果公司小了,這個問題還不那么明顯。譬如當初老劉“猴子稱大王”的時候,在公司里一呼百諾,想要在市場上做點什么事情,只要一聲令下,莫敢不從。就是有人不服或者不爽,老劉當然是先跟他說理,說理說不通的時候就兩眼一瞪,先干了再說。

但是在大公司就不行了,攘外之前的安內(nèi)就變得十分重要而且復(fù)雜。老劉就經(jīng)過不少這樣的事情。譬如有一個大型的客戶,大家都想去跟他合作。于是有人提出來去跟客戶開個討論會,眾人轟然應(yīng)諾。然而到了最后,卻發(fā)現(xiàn)根本理不出一個開會的程序。原因在于銷售團隊的人想著怎樣從客戶的腰包里多掏些銀子,技術(shù)團隊的人想著怎樣和這個客戶做聯(lián)合開發(fā),戰(zhàn)略部門的人想著怎樣和客戶建立一個新的合作模式。客戶那邊于是就暈菜,聽了半天不知道俺們到底要干什么,需要組織哪些人,什么級別的領(lǐng)導(dǎo)參加,于是乎,大家只好倉促上陣,其結(jié)果,您就可想而知了。

盡管這樣的事情仍然在不斷地發(fā)生,從而讓人似乎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認為大公司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老劉卻始終固執(zhí)地認為這是一大忌諱。任何公司、部門和員工都應(yīng)該盡力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因為這樣做的結(jié)果不但浪費大家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你因此在客戶或伙伴心理上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矯正。

攘外之前的安內(nèi),老劉以為至少要搞清楚幾個基本問題。

第一個,目標(Objective)。說白了,你要什么?如果不同部門的目標不同,首先看能不能整合在一個大目標之下。如果真的不能(通常是能的,關(guān)鍵是有沒有人做),寧可各行其是,也不要硬生生把他們捏到一塊,到了客戶面前自說自話,搞得人家云山霧罩。

第二個,負責人(Owner)。一定要有一個總負責人牽頭。去之前,好好討論一下如何向客戶清楚地闡述你的目標和計劃,甚至打算。不同的事情分頭負責,至少讓內(nèi)部和客戶方的人知道什么事去找誰吧。

第三個,優(yōu)先級(Priority)。大家要談好,哪些事情先談,哪些事情后談,哪些是短期,哪些是長期。通常能夠很難說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最重要。

做到了這幾條,其他的就好辦些。但是實際上做起來可是沒那么容易。能不能做到做好,真的要看公司的管理和溝通體系以及相關(guān)人員的態(tài)度和能力了。

(2008.02.28深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