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伯寮想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日:“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p>
子日:“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釋】
愬(su):訴說,毀謗。
季孫:季孫氏,當(dāng)時魯國實權(quán)人物。
子服景伯:魯國大夫,姓何。
以:已。
固有惑志:本來就有懷疑心。
肆諸:把他陳尸于市。古時處死刑后,陳尸于市叫做“肆”。
【譯文】
公伯寮(子周)在季孫氏面前說子路的壞話。
事告訴了孔子,拜說:“季孫氏本來就懷有疑心,引、氏殺了公伯寮,把他的尸體拿到街道示眾。”
孔子說:”我的思想學(xué)說如能實現(xiàn),這是命;果被廢棄,也是命。公伯寮怎么能抗得過命啊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注釋】
有:有,與‘無’相對;又。
子服景佰把這件我有力量能使季我的思想學(xué)說如【譯文】
子路聽到一個道理,如還未能實行,擔(dān)心又聽到一個新道理。
子日:“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日:“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p>
【注釋】
瑟:古代弦樂器,有二十五根弦。
為:做。在此比喻彈瑟。
升堂…,…入室:比喻學(xué)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譯文】
孔子說:“仲由彈琴,怎么在我這里彈呀?”學(xué)生們聽后。瞧不起子路??鬃咏忉屨f:“仲由技能、學(xué)問已經(jīng)不錯了,只是還沒有達到精深而已?!?/p>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日:“有諸?”子路對日.“有之。<誄》
日:‘禱爾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注釋】
疾?。憾侄际侵干??!病V敢话愕纳。 V覆〉煤苤?。
有諸:有這么回事嗎。諸:相當(dāng)于‘之乎’。
誄(lei): -種哀祭文體。
祗(qi):地神。
【譯文】
孔子病加重,子路請求祈禱??鬃訂柕溃骸坝羞@么回事嗎?”
子路回答道“有這回事。《誄》文上寫道‘替你向天神地祗禱告?!薄?/p>
孔子說:“我早就祈禱了?!?/p>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日:“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釋】
使門人為臣:讓孔子的學(xué)生作家臣。(古代大夫的喪事,由家臣冶辦。)病間:病情減輕的一段時間。
吾誰欺:即吾欺誰。
大葬:卿大夫的隆重葬禮。
【譯文】
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就讓孔子的學(xué)生裝扮成家臣來準(zhǔn)備后事。
在病減輕的時間,孔子知道這件事后就說:”子路的一種騙人技倆??!我本沒有家臣,卻要裝著有家臣,我欺騙誰呀?欺騙天?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里,還不如死在你們這些弟子手里l我即使沒有條件享受卿大夫的葬禮,難道我會死在路上沒有人來安葬嗎?”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日:“賊夫人之子?!?/p>
子路日:“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xué)?”
子日:“是故惡夫佞者?!?/p>
【注釋】
費宰:費地的長官。宰:長官。
賊夫人??雍@個人。賊:害。夫人:這(那)個人。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稱。
是故:因此。
惡夫佞者:討厭這(那)個能說會道的人。惡(wu):討厭。
佞:能說會道。
【譯文】
子路派子羔去做費地的長官。孔子說:“這是害了人家的兒子?!?/p>
子路說:“那個地方有百姓,有土地有糧食。為什么一定要讀書呢,難道讀書才能做學(xué)問嗎?”
孔子說:“因此我討厭這種能說會道的人?!?/p>
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日:“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日:使民戰(zhàn)栗?!弊勇勚眨骸俺墒虏徽f,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注釋】
社:土地神,此指為祭祀土地神找社主(木頭制的牌位)。
遂(sui)事:已完成的事。遂:順利地做到、成就。
咎(jiu):歸罪,責(zé)怪。
【譯文】
魯哀公問宰我,制作土地神的牌位應(yīng)該用什么木材。宰我回答說:“夏朝人用松木,殷朝人用柏木,周朝人用栗,用意是,讓百姓不寒而栗。害怕得發(fā)抖?!笨鬃勇牶螅瑢υ孜艺f:“事情都做了,不要再解釋說明,已經(jīng)順利完成的事。不要再用規(guī)勸,已經(jīng)辦過的事,不要再進行責(zé)備?!?/p>
宰予晝寢。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子日:“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p>
【注釋】
晝(耋):白天。學(xué)術(shù)界有一說,認為晝(書)寢乃畫(畵)寢之誤’疑因二字形近而訛。意為宰予粉刷自己的臥室,故此引發(fā)了孔子的一番評論。
圬(wu):同‘朽’,泥瓦工人用的抹子,引申為抹墻。
于予與何誅:對宰予給與他什么責(zé)問。與給予。誅:責(zé)問、譴責(zé)。
【譯文】
宰予白天睡覺??鬃诱f:“腐朽的木材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粉刷不了。對宰予,我責(zé)備他什么c?”
孔子又說:“開始我看人,聽其言,信其行‘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了);現(xiàn)在我看人,聽其言,觀其行(聽了他的話再觀察他的行動)。就是經(jīng)過宰予這件事才改變的?!?/p>
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日:“仲尼焉學(xué)?”子貢日:“文、武之道,未墜入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
【注釋】
衛(wèi)公孫朝:衛(wèi)國的大夫。
常師之有:即‘有常師?!鬃釉蚶像鯇W(xué)禮,向萇弘學(xué)樂,向師襄學(xué)琴。
【譯文】
衛(wèi)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孔子的學(xué)問怎么學(xué)來的7”子貢說:
“周文王周武王之道拜沒有消失。仍在人間流傳。賢能的人能抓住大的方面,不賢的人只能認識小的方面。但都有文武之道在里面。
老師哪里不能學(xué)?哪里有什么固定的專門老師呀{”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日:“子貢賢于仲尼?!?/p>
子服景伯以告子貢。
子貢曰:“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釋】
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仇。
語大夫:告訴大夫。
子服景伯:魯國大夫,見[2.39】注釋。
譬(pi):比方,比喻。比如。
仞(ren):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百官:各式各樣的房舍。
【譯文】
叔引、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他老師還要強?!?/p>
子服景伯把這句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用圍墻作比喻吧。
我的墻只有人肩膀那么高,在墻外就可以把里面房間看得清清楚楚。
我老師的圍墻有幾丈高,如果不從門進去,根本就看不見里面宗廟的雄偉秀美,看不見里面各式各樣的房舍有多么富麗堂皇??上苓M入我老師這扇門的人也許是太少了。叔孫武叔先生的這番話,是不合適的呀!”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日:“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注釋】
多:僅僅、只。
【譯文】
叔孫武叔誹謗孔子。子貢說:“不要這樣做吧!仲尼謗的。別的賢人,如同是山丘,還可以超越過去;仲尼,如同天上的日月,是不可能超越的。如果一個人非要跟太陽月亮過不去,對太陽月亮又有什么損傷呢?僅僅是表現(xiàn)出自不量力而已l”
陳子禽謂子貢日:“子為恭也,仲尼豈賢于子乎?”
子貢日:“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釋】
子對人的尊稱,相當(dāng)現(xiàn)代‘您’字。寫在姓氏后表示對人尊敬,如孔子、孟子。
得邦家者:指做了諸侯或卿大夫。
綏(sui)安撫。
和(he)跟著唱,常說‘一唱一和?!?/p>
【譯文】
陳子禽對子貢說:“您是謙恭吧,仲尼哪能有您高明呀!”
子貢說:“君子一句話足可以顯出他的聰明智慧,一句話也可以看出他的無知,所以說話不能不慎重呀。我的老師是趕不上的,就像上天是不能搭上梯子就能爬上去一樣。我的老師如果當(dāng)上諸侯或卿大夫。就可以做到:要百姓立于禮,百姓就會立于禮,引導(dǎo)百姓,百姓就會跟著行,安撫百姓,百姓就會歸順。動員百姓,百姓就會響應(yīng)。他生得光榮,死得悲痛,這樣的老師我怎么能趕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