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敲敲鍵盤,孩子也能“結婚”

大腦就愛找借口 作者:李東野


怪癖實錄

西寧市的郝先生在自家電腦上看到了一張結婚證,上面赫然印著自己十五歲兒子曉飛和一個陌生女孩的照片和名字。

郝先生看得目瞪口呆,質問兒子,兒子卻坦然地說:“這是網絡上正流行的‘網絡結婚證’,真是大驚小怪?!?/p>

十五歲的曉飛還在上高一,卻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網婚”3個月紀念日做準備。據他介紹,大約在半年前,他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網名叫“紅蕃茄”的女孩,兩個人在網絡上相處得很融洽,感情也迅速升溫。最后,兩個人走進了“網婚”殿堂,領了網上結婚證,并請眾多網友見證其網上婚禮。

“現(xiàn)在流行網絡結婚,既新鮮又刺激!太好玩了!”曉飛說。

對于這種虛擬的網上結婚,該不該禁止?會不會影響現(xiàn)實中的婚姻?

揭秘真相

只要敲敲鍵盤,你就可以和網上任何一個你想結婚的人結婚。不需要其他任何證件,不需要一分錢,你只需要有你的一張照片和你想跟其結婚的人的一張照片。

于是,大大小小的網民們開始實現(xiàn)自己原來只有做夢才有的“夢想”。有的人在網上給自己辦了無數張結婚證,結了無數次婚,讓自己和皇帝一樣,擁有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過足了皇帝癮;有的和自己心儀的對象,比如明星、球星等等領起了結婚證,過足了白日做夢的癮。

這,就是近期一直流行的網婚?!熬W婚”的全稱為網絡婚姻,是指在虛擬的網絡上進行結婚登記、并領取虛擬結婚證所締結的一段婚姻關系。當然,這種婚姻關系是不受法律的承認和保護的。雖然“網婚”對于網友們來說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了,但它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巨大的爭議。

據了解,由于網絡的普及,以及其“結婚”準入門檻很低、不會對任何資料做審查的原因。參與網絡結婚的有很多人是中青年人士,其中自然不乏那些未成年人。因為這一網絡游戲的產生,導致一些學生的好奇心劇增。他們整日熱衷于“結婚同居”的游戲,由于這種游戲不但有情節(jié),而且設計的非常有趣,所以便樂此不疲。

我們不難想象,當一個中學生以成人的方式說著夫妻間的甜言蜜語,并且還參與夫妻生活時,無疑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影響的。試想一下,當他們在網上已經輕易地結了幾次婚,那么在成年后,當在遇到真正的婚姻和感情時,他們會怎么樣呢?很可能會有一些歪曲的認識,認為真正的婚姻關系、愛情關系也和網婚一樣,只是一場兒戲。

心理學家認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他們的判斷能力有限,他們對于成年人的生活十分好奇和向往,對其行為方式也容易沖動地模仿。而由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們是無法得到的,于是,“網婚”給了他們平臺,他們開始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空間里模仿,并以此得到滿足。

想到“網婚”,我們不僅會想起以前的小孩,經常玩的“過家家”游戲。不過,那種“過家家”只能模仿,不能模擬,所以并不會產生實質上的影響。所以對于未成年人的“網婚”現(xiàn)象,教育專家認為,我們不可太過驚慌。但是,也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別讓“網婚”影響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當然,“網婚”的危害并不僅僅只限于孩子?!熬W婚”還弱化了未婚者的責任感和道德意識。因為對那些抱著游戲心態(tài)的未婚人士來說,“網婚”不過是逢場作戲。只怕最后在結婚后,也將真實的婚姻生活當作逢場作戲。而對那些在現(xiàn)實中已婚的成年人來說,如果長期沉迷于“網婚”中的話,勢必會冷落現(xiàn)實中的妻子(丈夫),有些網婚者,在和網絡中的“妻子”“丈夫”感情越來越深后,最終導致了家庭破裂。

由此可以說,盡管“網婚”是虛擬的,但這虛擬面紗的背后畢竟是真實的人,長期的相互欺騙,勢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其做人的準則,這種行為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危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