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基督教大分裂!同一個世界的不同夢想(3)

血十字 作者:孫琳


在此期間,比佩切涅格人更為可怕的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qTurks)從東方殺來。(很多中文書里將之譯為塞爾柱突厥人,但外文資料里認為他們對拜占庭的入侵開始了土耳其人對拜占庭歷時四百年的征服,因此我將之譯為塞爾柱土耳其人。)

說到塞爾柱土耳其人,得先講講突厥人。突厥人是匈奴人的一支,6世紀末期,突厥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一部分突厥人在中國混不下去了,遷居至土耳其斯坦一帶,即為土耳其民族。塞爾柱土耳其人即為土耳其人的一個分支。

隨著穆罕默德創(chuàng)建的伊斯蘭教興起,以及阿拉伯帝國神話般的崛起,土耳其人開始接受伊斯蘭教,最先皈依的是那些土耳其奴隸,后來慢慢擴展到其他土耳其人中。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衰落,又隨著突厥人在阿拔斯王朝內(nèi)部地位的不斷提高,塞爾柱土耳其人憑著他們英勇善戰(zhàn)的天性,很快占領(lǐng)了原來屬于阿拉伯帝國的大部分領(lǐng)土。

波斯成了塞爾柱土耳其人的活動中心。

1037年,他們定都尼沙布爾(Nishapur,后遷都賴伊),建立“大塞爾柱帝國”(GreatSeljuqEmpire,1037-1194年),開始了土耳其人對拜占庭四個世紀的征服戰(zhàn)。

失敗的君士坦丁九世

由于吞并了亞美尼亞的一些小國家,拜占庭的領(lǐng)土與大塞爾柱帝國接壤了。

1048年,拜占庭與大塞爾柱帝國在亞美尼亞爆發(fā)戰(zhàn)爭,不久就締結(jié)和約。君士坦丁九世自以為從此就和平了,為了給國家省點錢,同時也為了避免武將擁兵自重,他解散了駐守亞美尼亞的軍隊。

這位精打細算的皇帝作出這個愚蠢的決定,令拜占庭在以后的歲月里喪失了小亞細亞的大部分領(lǐng)土。

四面八方而來的敵人讓拜占庭應(yīng)接不暇,君士坦丁九世的對敵斗爭多以失敗而告終,在國內(nèi)政策上,他表現(xiàn)得更是相當(dāng)軟弱。

他企圖通過聯(lián)合宮廷里的貴族集團和地方上的大領(lǐng)主,以鞏固自己的皇帝寶座。為了討好他們,君士坦丁九世作了另一個愚蠢的決定,他大量減少地主和基督教會的賦稅,這樣,各行省的實權(quán)落入高級文官手中。

1051年,雅羅斯拉夫使基輔教會擺脫拜占庭羈絆,在沒有預(yù)先通知拜占庭教會的情況下,任命羅斯人擔(dān)任基輔教會的大主教。

經(jīng)過兩年的磋商,雙方才消除彼此在宗教方面的長期矛盾。雅羅斯拉夫同意拜占庭方面派出的希臘人擔(dān)任大主教,君士坦丁九世的女兒和雅羅斯拉夫的兒子弗謝沃洛德結(jié)婚,他倆的兒子就是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至此兩國才算真正和諧了。

基督教大分裂

這時,基督教世界發(fā)生了一個重大事件,起因是一場激烈的宗教爭論,爭論的焦點是:到底誰應(yīng)該負責(zé)管理意大利南部的修道士,天主教還是東正教?

東正教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海爾·凱魯拉里烏斯(MichaelCerularius)和教皇利奧九世(PopeLeoIX)發(fā)生激烈沖突,兩人互不相讓,爭論不休,鬧得愈演愈烈。

這種爭執(zhí)對拜占庭極為不利,因為面對咄咄逼人的諾曼人,要想保住意大利南部的領(lǐng)土,缺少羅馬教會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拜占庭政府想和利奧九世搞好關(guān)系,可是米海爾卻把君士坦丁堡的市民鼓動起來,百般阻撓。君士坦丁九世沒辦法,只好隨米海爾去了,你愿怎么處理這件事,就怎么處理,朕是不愿再在這上面費腦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