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節(jié):中國知識分子是如何集體趴下的(3)

有味的傳統(tǒng)文化課 作者:端木賜香


總之,談話的結果是,武帝搞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具體操作是: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儒學教育體系,興辦太學,設五經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優(yōu)選官制。

教育與選官制度相結合,儒學成為士人進身入仕的通途。儒學從此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在錢穆的筆下,中國文化傳統(tǒng)就是儒家傳統(tǒng)。自漢以后,士幾乎就是儒家之士,而士則是道之所系,上則從事政治,下則從事教化,雖從修身齊家始,但目的則是治國平天下。中國社會因此被稱為一個儒教社會而不是道教社會或佛教社會。

知識分子儒家化,也就意味知識分子的御用化。因為儒學本身,逐漸被統(tǒng)治者利用和改造,熊十力在其《讀經示要》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自漢代以迄清世,天下學術號為一出于儒,而實則上下相習,皆以尊孔之名而行誣孔之實。"所謂的利用,漢宣帝訓太子的一段話很有意味,當時太子認為父皇持刑太深,并且提出 "宜用儒生 "的建議,沒想到漢宣帝一下變臉,訓斥太子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隋唐以后,儒家思想成為科舉入仕的標準。順從統(tǒng)治者的思想,不僅可以保證人身安全,還可以取得榮華富貴。兩千年利害的逼迫與引誘,使中國文人成了權力的馴服工具。

一句話,霸道是實,王道是皮,所謂的儒教,只是統(tǒng)治者的一件外衣。宣帝發(fā)現(xiàn)太子偏好純儒,居然很傷心,說:亂我家者必太子也!毛澤東在 1957年兩次與《人民日報》負責人及有關領導人的談話中,也曾比較過漢家?guī)孜换实鄣膬?yōu)劣,最推崇的是劉邦與劉徹,最不以為然的就是元帝,認為他是書生治國,算不得政治家。

后世皇帝最拿手的,便是改造儒學??鬃釉唬壕家远Y,臣事君以忠。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句被統(tǒng)治者給廢了,或者說丟了,只剩下第二句,這第二句也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里重點提一下朱元璋,他雖然是君主的身份,卻力圖充當文化教育界的最高導師。朱老師偶讀到孟子,發(fā)現(xiàn)這老家伙居然敢對齊宣王說什么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路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之類的話,不由得大動肝火。后來下令編纂《孟子節(jié)文》,把孟子原書里的大不敬語刪去 85條??傊?,后世的儒學跟孔孟之初的儒學,早就不是一碼事了。雖然后世儒學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已經被統(tǒng)治者糟蹋得不成樣了,文化到了政治家手里,就好比良家婦女落到流氓手里??傊鍖W被統(tǒng)治者輪奸,逐漸墮落為詮釋封建統(tǒng)治合理性與合法性的工具,它不僅起不到開發(fā)民智的作用,還成了對民眾進行精神奴役的枷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