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的人一說起齊國的這個結(jié)局,就一肚子義憤填膺,認為齊國是純粹的咎由自取,活該加三級。他們認為,如果齊國積極幫助其他國家,尤其是三晉?奮力抵抗秦國,它自己就不會是這個結(jié)局。
這個說法,理論上相當正確。在社科領(lǐng)域,理論上正確相當于中國國家足球隊理論上能出線,最終都是實際上不靠譜。
國足理論上能出線,實際上狗咬尿泡,是因為實力不入流,那么齊國咋不按照如此正確的理論去實踐呢?這些人找到了一個簡單到極點的理由——齊國的領(lǐng)導人太腦殘。
如果齊國的執(zhí)政團隊真的是腦殘,我可以肯定,齊國連植物人都做不成,早就壽終正寢了。我認為,以后的齊國積極努力地打醬油,根源就在這三十年的燕齊恩仇。
齊國兼并燕國,引來了其他各國的干預,他們?矛頭指向了齊國。燕國兼并齊國,也引來了其他各國的干預,他們的矛頭還是指向齊國??偠灾?,天下諸侯,尤其是三晉,就是跟齊國過不去。
如果是你在齊國的最高位置上,你會怎么看待其他諸侯,尤其是三晉?
如果是我,在感情上,我也樂得看秦國修理那些冤家。感情很重要,但也沒那么特別重要。
當年齊國氣勢如虹的時候,隨便拔根汗毛,就能幫著三晉把秦國惡心得夠嗆,還能保證其他諸侯對它感恩戴德。成為植物人后的齊國,要想再惡心秦國,就得把身家性命全搭上,就這樣還不一定能做得到。
即便僥幸遏制住了秦國,天?諸侯就會手挽著手、幸福地生活在戰(zhàn)國了嗎?
童話里,一定是的。
現(xiàn)實中,一定不的。
如果秦國消停了,閑著沒事兒的諸侯琢磨一圈,嗯,那個植物人,就是一個不錯的下手對象嘛。齊國尷尬吧,不幫其他諸侯,是死,幫其他諸侯,還是死。唯一的不同,只是死在誰的手里。
個人認為,齊國的聯(lián)秦戰(zhàn)略沒有什么大問題,只有其他國家時時處在秦國的強大壓力下,齊國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關(guān)起門來自娛自樂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至于最后的那一天什么時候到來,管他呢。誰又能要求一個植物人去做什么呢?
三百年?,齊桓公飲馬長江,何其威哉!
一甲子前,齊威王顛倒乾坤,何其雄哉!
從此之后,在中國歷史上,齊魯大地再也沒有扮演過這種動搖天下的角色。
絕響,真正的絕響!
三十年前,齊國想吃掉燕國,三晉感覺不爽,秦國也不遠萬里地前來搗亂。
三十年后,燕國找齊國報仇,三晉興高采烈,秦國還是不遠萬里地前來湊熱鬧。
齊國這個倒霉的孩子喲。
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因為齊國太強大了。
當年阻止齊國吞并燕國,是為了不讓它更加強大,如今幫著燕國復仇,是為了讓它不再那么強大。
收拾齊國,每個國家都得到了不同的好處,基本上做到了利益均沾,就連事先沒有什么份兒的秦國,也撈了一塊飛地——有名的商業(yè)中心陶(今山東定陶),當年陶朱公范蠡就是在這里發(fā)財?shù)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