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不看好王莽的原因并不是他對此人有什么偏見,而是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里——他的心思全放在趙飛燕姐妹兩人身上了。一個享樂型的皇帝與一個政聲頗佳的官員之間,他們之間的距離何止以千萬里計。
但是成都侯王商將這一切改變了。王商是王莽的叔叔,王莽有很多類似的叔叔在王政君成為太后的那一刻命運發(fā)生了改變——他們成了王侯,有了自己的封地。命運沒有被改變的是王莽,所以王商看不下去了,他給成帝寫信,要求把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
這是一封為王莽鳴不平的信,又是一封火藥味極濃的信——王商這是在譴責(zé)成帝瞎了眼,讓王莽這樣的清官受委屈了。
好在成帝沒有生氣。成帝沒有生氣并不是他的涵養(yǎng)好,而是他麻木了。對于政治成帝實在沒有什么興趣,甚至他只愿意做一個享樂型的皇帝而不是什么日理萬機的皇帝,所以他很爽快地分封了王莽。有更多的人為他成帝辦事,他何樂而不為?
王莽終于三十而立,三十歲的他被封為了新都侯,并且成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這差不多是個皇帝侍衛(wèi)官的角色了。此后王莽的崛起呈加速度態(tài)勢,八年之后,他成為這個帝國的大司馬——一個僅次于皇帝的職務(wù)。
此時的大漢到處都在傳播王莽的政聲,沒有人懷疑這樣的一個人會在日后成為一個王朝的野心家和陰謀家,而王莽本人也并沒有露出他的猙獰。他看上去真是為這個國家好,出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挽狂瀾于既倒——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現(xiàn)象,王莽發(fā)布了“限田令”,使得極有可能發(fā)生的農(nóng)民起義被大大推遲了。成帝依舊在鶯歌燕舞,王莽依舊在克己奉公,大漢還是那個繁花似錦、蒸蒸日上的大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那條宿命的蟒蛇會在此時蠢蠢欲動,而歷史佬兒此時也打了個長長的哈欠,換了個坐姿準備沉沉睡去。
也許是時候未到吧,歷史的玄機在此時還是無人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