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這一天,公元959年5月3日,柴榮從前線返回瓦橋關,準備下一天的征戰(zhàn)……這一天是柴榮命運的分水嶺。就像古希臘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波斯得勝,會宴將士;也像是神話傳說中無敵的勇士阿喀硫斯最后一次沖擊特洛亞城門,他們都到了命數(shù)終止的那一天。
傳說柴榮當天心神激越,縱馬馳上一片高坡,他要"駐馬高阜,以觀六師"。是的,他看到了他雄壯的軍隊在他面前源源不斷地開赴戰(zhàn)場,也看到了當?shù)氐母咐蠣颗Ee酒來歡迎他。他順口問道:"此地何名?"
"回陛下,故老相傳,謂之病龍臺。"
柴榮愕然,既而黯然下坡,當天夜里就突然發(fā)病,就此臥床不起。
當然,這是傳說,出自《五代史補》。但細查史書,此時柴榮即位已經(jīng)五年了,五年之中他五次親征,鞍馬勞頓,事必親躬,有跡象表明,就在此次出征以前,他就已經(jīng)有病。因為有大臣上疏勸他--"待圣體稍安之后再行北伐,亦不為晚。"
但柴榮毫不理會,終于在和契丹國王決戰(zhàn)的前夕,他突然倒下了。但就是這樣,他倒在了床上,仍然不肯罷休。史有記載,5月4日,有義武節(jié)度使孫行友攻破易州(今屬河北),擒獲契丹刺史李在欽,獻于柴榮帳下,柴榮為表示決無退軍之意,令押赴軍前斬首。
5月5日,柴榮下詔以瓦橋關為雄州,以益津關為霸州,征發(fā)數(shù)千民夫來修筑霸州的城墻。既以得之,決不放棄;
5月6日,柴榮命大將李重進統(tǒng)兵出土門(今河北獲鹿西南)攻擊北漢,進一步削平契丹的援軍,一切仍然為了與契丹兵團決戰(zhàn)作準備。
但是到了7日,柴榮終于支持不住了,他的身體背叛了他,讓他知道他終究還是一個凡人……群臣苦苦勸說,他無可奈何只能回京養(yǎng)病。臨行前,他命令韓令坤為霸州都部署,陳思讓為雄州都部署,各率本部駐守二州。
一定要守?。〉任一貋怼疫€要回來,這是我們進攻契丹,收復燕云的基地……
5月8日,柴榮從雄州起程南歸,于30日回到了都城開封。自離京北征到此時返回,總計才有六十天,但柴榮身體的健康已經(jīng)有了天壤之別,多年的積勞,平時的大喜大怒,讓他的身體徹底崩潰,再也無法康復。而到了6月2日,命運再次給了柴榮劇烈的打擊,他的女兒突然死了,柴榮悲慟難當,他不懂,上蒼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了無生趣,柴榮真的再也支撐不下去了,在公元959年6月19日晚,他死了,帶著無盡的遺憾,帶著未完的理想,在年僅三十九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