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節(jié):第二章:美國宇航局機構總亮相(21)

別鬧了,美國宇航局 作者:龔鈷爾


早在1947年,美國軍方就挑選了卡納維拉爾角地區(qū)作為發(fā)射場,因為卡納維拉爾角面朝大西洋,從海岸算起,有大約16000千米的空曠海域。1950年6月,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場進行了第一次火箭試射,該火箭就是從納粹德國搜繳的V-2火箭。V-2火箭試射完畢,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場便開始了斷斷續(xù)續(xù)的建設與發(fā)展。后來經過英國允許,美國在巴哈馬群島建立了跟蹤站,更方便了對在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的火箭的聯(lián)絡與控制。

當時,卡納維拉爾角地勢空曠,空氣也很好,透明得就像金魚缸,誰都能看見火箭點火。一位當地的婦女甚至還在附近開了一個名為"導彈小組"的午餐俱樂部,俱樂部成員能從海灘上觀看火箭發(fā)射,軍方每一次失敗和爆炸能被他們盡收眼底。

1961年9月,為了執(zhí)行"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宇航局在軍方的卡納維拉爾角發(fā)射場西北申請了325平方千米土地,用于建造火箭發(fā)射臺,那里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而軍方給美國宇航局的那片地竟然是地勢低洼的沼澤地,有大量植物腐爛的霉菌和成群結隊的蚊子。據統(tǒng)計,當地一英畝鹽沼地能產生5000萬只蚊子,而一分鐘會有500只蚊子叮在建設者的脖子上。參與發(fā)射場建設的老工人回憶說:"即使在夏天,也要長衣長袖,衣服顏色不重要,因為厚厚一層蚊子會使衣服變成黑色。"

1962年3月7日,美國宇航局在卡納維拉爾角的"發(fā)射操作中心"作為獨立中心正式成立,并建造了巨大的火箭裝配大樓。1963年11月,肯尼迪總統(tǒng)不幸遇刺身亡,副總統(tǒng)林登·約翰遜繼任總統(tǒng),為了感謝和紀念肯尼迪總統(tǒng),林登·約翰遜將"發(fā)射操作中心"連同軍方"大西洋導彈1號發(fā)射站"合并,并重新命名為"約翰·F·肯尼迪航天中心"。

同年,美國地名委員會為紀念肯尼迪總統(tǒng),把卡納維拉爾角改為肯尼迪角。然而,這一改名遭到了西班牙裔民眾的強烈反對,西班牙裔民眾才不管肯尼迪是哪根蔥。在西班牙語中"卡納維拉爾角"是 "葦塘"的意思,天知道"肯尼迪"是什么意思。1973年,美國地名委員會被迫恢復了卡納維拉爾角這一地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