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兵臨絕境(1)

大遣返 作者:梅桑榆


日本關東軍第五軍,是在蘇聯(lián)對日本宣戰(zhàn)8天后陷入絕境的。

8月9日黎明,蘇軍主力部隊以一個裝甲師團的兵力,從黑龍江東部的綏芬河、觀月臺突破國境線,向駐守這一地區(qū)的日本關東軍第五軍正面發(fā)動進攻。11日,進抵牡丹江市外圍防線穆棱。

蘇軍以絕對優(yōu)勢的精銳機械化部隊向日軍反復攻擊,至12日中午突破日軍防線,沖入牡丹江市區(qū)。

13日入夜時分,由第一二四師團駐守的主陣地穆棱高地失守。

經(jīng)過數(shù)日的激戰(zhàn),第五軍傷亡慘重。

蘇軍攻克穆棱主陣地后,以不可阻擋之勢,沿途摧毀日軍部分兵力的抵抗,于14日,直逼駐守掖河東側地區(qū)的日軍第一二六師團陣地。蘇軍以數(shù)十門大炮對日軍主陣地進行了連續(xù)8個小時的炮擊,在全部摧毀該陣地的火炮之后,出動龐大的坦克群,掩護步兵發(fā)起沖鋒。

日軍第一二六師團全體官兵拼死抵抗,其輜重部隊也投入了戰(zhàn)斗。他們以特攻方式,讓士兵攜帶炸藥、爆破筒、反坦克手榴彈等,沖入蘇軍坦克群,炸毀坦克,然后舉行反攻,與蘇軍步兵進行肉搏戰(zhàn),到黃昏降臨時,勉強擊退了蘇軍的進攻。

15日,集結于掖河北面地區(qū)的日軍第一三五師團主陣地,受到蘇軍步兵、坦克、炮兵、飛機的立體進攻,大部分火力點和防御工事被摧毀。壕溝前尸橫遍地,被飛機和炮火炸成焦土的山坡上黑煙籠罩,焦臭刺鼻。陣地上的日軍死傷三分之二,戰(zhàn)況極為慘烈。

入夜,蘇軍停止進攻,戰(zhàn)場方趨于沉寂。

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第五軍司令官清水規(guī)矩中將,于15日下達了全軍撤至橫道河子的命令。

第五軍主力在撤退時,沒有受到蘇軍的追擊。于17日傍晚,部隊到達距牡丹江市60公里左右的橫道河子。

此時,擁有3個師團和其他部隊共十余萬兵力的第五軍僅剩三萬余人,且有四分之一以上失去戰(zhàn)斗力的傷病員;重武器多半被毀,輜重糧秣損失大半。

橫道河子背靠張廣才嶺,小鎮(zhèn)四周山巒起伏,有險可憑。第五軍撤到此地后,不敢有片刻松懈,立刻占領陣地,著手修筑工事。

夜幕悄然來臨,第五軍各殘部的陣地上,一些疲憊不堪的士兵忍著饑餓,用鐵鍬挖掘戰(zhàn)壕,用巖石壘起工事,在緊張的忙碌中,有的士兵因饑餓勞累而暈倒。數(shù)千名傷兵擁擠在狹窄的農(nóng)舍或臨時搭起的帳蓬里,既無人護理,也無藥救治,一些重傷號因忍受不了傷痛的折磨而自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