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居然在一個破落的、沒怎么聽說過的小城市NewHaven,這是我去美國之前最“耿耿于懷”的。很多人初一看以為這個地方是“新天堂”,把Haven誤看成Heaven,這兩個詞元音的發(fā)音不一樣,意思也不同。Haven有港口的意思,所以中國人也把這地方翻譯成新港。這個城市若真叫NewHeaven,絕對是個莫大的諷刺,它不僅不是天堂,某些地方還很像地獄。
新港窮人多、治安差是出了名的。曾經(jīng)有個笑話,關(guān)于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分別需要用幾個學生去換一個燈泡,耶魯是零個,因為它所處的城市還是在黑暗中可愛一點;哈佛就不同,哈佛是個優(yōu)雅的地方,離波士頓不遠,那是東部最有底蘊的城市之一,市民文化豐富多彩,人文、自然景觀都很好;普林斯頓不在大都市,但所處的小鎮(zhèn)居民都比較富有,校園也相對獨立,所以很幽靜、安全??蓻]有圍墻的耶魯和新港的市中心基本是融為一體的,所以Yalies只能在這個無趣又危險的城市里自己找樂。
各類學生活動、講座眼花繚亂,只要精力足夠,每天都可以扎扎實實地從早忙到晚。我剛到耶魯?shù)臅r候,沒有太大的學業(yè)壓力,一心想著要充分體會美國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積累素材回新東方的課堂與學生分享,所以對各類活動都很積極,手上經(jīng)常揣著時間表到處“趕場”。和我同時去的中國人詫異于我的消息靈通,時常電話咨詢各類活動的時間、地點,Ms.“新港大全”的雅號由此而來。
“Studyhard,playharder.(努力學習,更努力地玩。)”是許多美國學生信奉的至理名言。耶魯?shù)膶W習壓力是中國學生難以想象的,我們采訪過的在耶魯學習的中國研究生都有同樣的感嘆。在中國讀書可以很輕松,在耶魯是混不過去的。我一直納悶,學業(yè)繁重的耶魯人怎么還能如此瘋狂地派對社交?那種旺盛的精力若非親眼所見,是無法想象的。
耶魯?shù)谋究粕脱芯可莾纱箨嚑I,地位差別很大。這個學校真正的主人是本科生,到處都是他們的地盤,到處都是他們活躍的身影。可憐的研究生只能“蜷縮”到一個叫McDougalCenter的圍墻里,還有離香港飯店不遠的國際學生學者中心,只有這兩個地方研究生活動比較豐富。剛到耶魯?shù)臅r候,看著古堡式的本科學院,聽著陽光下肆無忌憚的大笑和叫喊,我感嘆來世砸鍋賣鐵也要來耶魯接受本科教育。當然,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勤奮,砸了鍋、賣了鐵也來不了耶魯。
年輕的耶魯人學得投入,玩得更盡興。所有的活動最強調(diào)的都是快樂(FUN!):瘋狂的快樂,溫馨的快樂,神秘的快樂,發(fā)泄的快樂……我們以前在國內(nèi)的課外活動很強調(diào)教育意義,這固然好,但有時也會太一本正經(jīng)。在耶魯,學生是主人,也是學校的衣食父母,學校的籌款基金都靠這些未來的“財神爺”大筆一揮,支票上就多幾個零。所以,只要不是太出格的活動,要玩就玩吧。
對本科生而言,最容易被定義為出格的大概就是飲酒。這個年紀的孩子心中的“火焰”是越煽越猛,日后這些叛逆的歲月在耶魯回憶錄里就是一篇瓊漿玉液的斗爭史。
我采訪一位耶魯?shù)睦辖淌跁r,問他最欣賞耶魯本科生的什么特質(zhì)?他毫不猶豫地吐出一個詞“有創(chuàng)意”。這些創(chuàng)意滲透在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問問題要有創(chuàng)意,回答問題要有創(chuàng)意,作業(yè)、考試、論文、游戲……就算想辦法偷偷喝酒,也要有創(chuàng)意。
每年初夏之際,老校園的草地上都搭建舞臺,準備一場音樂會。不是正兒八經(jīng)的古典音樂,多數(shù)是激情吶喊的搖滾,邀請的對象由學生社團決定,一般都是學生群體里有威望的樂隊。我在的那年被耶魯“寵幸”的是SisterHazel。來之前就有女性專欄記者在耶魯每日新聞上評論這次挑選者品味之低,對該樂隊的到來表示不滿,因為他們的某些歌詞對女性有不尊重的地方。但他們最終還是順利地在耶魯開唱,還友好地帶來幾千件印有樂隊名字的汗衫。這次活動是期末考試之前最后的一次集體大狂歡,目的就是發(fā)泄為準備考試而積累的壓力,主題是盡興。通往老校園的各個門口都有校警檢查證件和是否攜帶酒精。男孩子們配合活動主題,輕裝上陣,光著膀子,穿著沙灘褲出來鬧,飛飛碟、扔沙包之類的游戲很熱門。我坐在草地上看他們嬉戲,心想當年復旦的學子只有在畢業(yè)前,月黑風高,借酒壯膽才敢這么“坦白”地光著身子出來遛遛。想著酒還真聞到了一股酒味,只見白花花的膀子搭在了我肩上,兩個一二年級的白人男孩過來和我搭訕,問我喜歡什么音樂,住在哪兒。他們滿嘴酒氣,我很好奇地問酒從哪兒弄的,倆人瞄了一眼手上的雪碧罐,得意地笑了。原來他們把酒裝在空的雪碧罐子里躲過了校警的檢查。這場活動一般都不會那么簡單地就曲終人散,還有不少“夜晚的故事”上演。男孩們會在傍晚時分頭主動出擊,尋找故事的女主角。可惜我身旁的孩子們看走了眼,碰上我這個已婚、無趣、嘮嘮叨叨的“老大姐”,沒一會兒就晃悠到別處去找樂子了。
耶魯建筑古老的墻壁因吸收了一代代耶魯人的氣息而顯得厚重。瘋狂過后,溫馨的場面還原了精英們本該有的貴族氣質(zhì),赤膊上陣的搖滾青年也溫潤了起來。秋天的午后,陽光格外的耀眼,熱鬧的笑聲、討論聲、歌聲和著不遠處HarknessTower的鐘聲在校園的角落里沸騰。烤面包的味道和蘋果的清香從人群里竄出來,大家正在慶祝秋天的收獲。這是一年一度的“收獲節(jié)”,免費向?qū)W生奉送這個季節(jié)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熟透的蘋果、熱騰騰的蘋果汁、面包……充滿溫情的磁場輻射著整個校園。新英格蘭地區(qū)最有特色的采蘋果也是這個季節(jié)的亮點,各個學院都會組織大家去耶魯附近的果園,進去一邊摘一邊吃,吃夠了再采些回去。研究生院也組織這樣的活動,不少人拖家?guī)Э?,讓遠在外地、甚至身處異國的人一下子都有了家的感覺。耶魯是高貴的,但并不冷漠。在活動中總是讓你不經(jīng)意地感到其實自己和周圍的人、周圍的自然可以融洽地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