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間的抗拒并非真正的抗拒,只是隨口一提,比如“太貴”常只是一句口頭禪。當說價錢太貴時,應(yīng)該問:“張先生,價錢對你來說真得很重要嗎?”對方可能會說:“當然重要啦?!蹦闶孪攘私馑娜烁衲J?,是覺得品質(zhì)比較重要還是價格比較重要。假設(shè)你了解到他是比較注重品質(zhì)的,而不是注重成本,就可以通過上述問話接觸對方抗拒。
明確對方的溝通模式與想法,使用正確的溝通模式來進行溝通,可有效地避免抗拒的產(chǎn)生。溝通模式的十個方法應(yīng)熟悉并善加運用。
重新框式意指轉(zhuǎn)換一個人對事情的定義,就像同樣的畫放在不同的畫框里面感覺就會不一樣。
舉例:美國一個超市的售貨員,很懂得溝通,對客戶服務(wù)也很好,老板想升他做經(jīng)理。有一次,一個老頭到超市買半顆白菜,而超市的白菜都是整顆賣的,沒法子賣半顆,這個服務(wù)員被煩得不得了,就讓老頭等一下,去問一問老板,他站在窗口旁跟老板說:“有個糟老頭硬是要買半顆白菜,你說該怎么打發(fā)他?”結(jié)果一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剛才那位老頭正站在他后面,他馬上改口說:“可是這里另外一位紳士要買另外半顆白菜?!边@就是重新框式。超市老板非常高興,覺得這個年輕人真是懂事,又聰明又會招呼客人,打算派他到加拿大的一家分店當總經(jīng)理,他就把年輕人叫來說:“你今天的表現(xiàn)非常好,我派你到加拿大當總經(jīng)理?!毙』镒诱f:“我才不去加拿大,人家說加拿大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打冰球的球員,一種是妓女。”老板一聽就生氣了:“誰說的,我老婆就是加拿大人!”那個售貨員馬上就話鋒一轉(zhuǎn):“那么你太太是哪個隊的球員?”許多溝通產(chǎn)生的障礙或抗拒,都是源于彼此雙方對事件所持定義有所差異而造成的,所以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保持適當?shù)膹椥裕m時轉(zhuǎn)換彼此或?qū)Ψ綄κ挛锏挠^點或定義,將能使你的說明更有力,同時也能清除許多不必要的抗拒。
只有問題才能夠引導(dǎo)一個人的思想,你想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有說服力、有溝通力的人,你就要學(xué)會問好的問題。
一個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質(zhì)量,取決于他的溝通能力以及他的影響力。溝通能力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與自己的溝通,一個是與他人的溝通,你覺得哪一個重要呢?當然兩個都重要。有一句話說:當我們想要與他人溝通之前,必須先跟自己溝通好。為什么一個人的生活、生命質(zhì)量和我們的溝通有關(guān)系呢?我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在生活中,你和你的愛人、公婆、孩子相處;在工作中,你和你的上司、下屬或同事相處,溝通得好與壞,與你生活、工作上獲得支持度和順暢度有沒有關(guān)系?有很大關(guān)系!你跟愛人溝通不好,經(jīng)常會鬧矛盾,還會產(chǎn)生可怕的誤解;你跟公婆之間溝通不好,他們會不斷地給你難堪,讓你很難做人;你跟孩子溝通不好,他就不聽話,在家里亂搗蛋;你跟上司溝通不好,他會時不時給你小鞋穿,想往上爬“沒門”等等。我們都知道溝通始于障礙,有障礙才需要溝通。那么為什么會產(chǎn)生溝通障礙呢?這里有四個原因:
比如你正處在著急、憤怒、生氣、忌妒、煩躁甚至仇恨等負面情緒中。其實一個人一旦處在負面情緒中,他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溝通,而是把這個負面情緒一股腦兒發(fā)泄給對方。你會責怪對方:
都是你讓我生氣,都是你做得不好,都是你,你,你!都是你的問題,都是你讓我這么生氣,讓我日子不好過等等。所以雖然不能報復(fù)你,但至少我要把垃圾全扔給你。這時大家想想怎么會有溝通的好心情呢?
換句話說,就是你和對方對事物的認知產(chǎn)生了差距。你對老婆說:“今天晚上我們倆兒一塊去吃燒烤?!蹦阋徽f完,對方馬上跳起來舉雙手贊成:“老公,太好了!我特喜歡吃燒烤?!蹦阏f咱們還等什么呢?一下班立刻就去嘍!在這件事情上,你與對方會不會有沖突?當然不會,因為你們想法一致嘛!再換一個問題,你說:“老婆?。∠掳嗳コ岳?。”她說:“不要,我想吃麻辣燙。”這時候你們倆的認知就有了差異了,那怎么辦呢?那就需要溝通溝通啦!可有些人到了這個時候就是不想溝通,他們會想:咱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就不跟你溝通。
可夫妻間能這樣嗎?這不是找不痛快嗎?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生活中有沒有出現(xiàn)類似沖突。
有些人問:“湯老師,我看我那口子就是塊石頭,特難溝通!”我說你怎么知道你跟他特難溝通呢?她說:“因為我跟他溝通了一次,不行;兩次,不行;三次,還是不行。這個東西無法溝通,不可理喻,我永遠享。
有的父母跟我說:“湯老師?。∥矣X得我跟我的孩子沒法溝通,孩子就是不聽話,我叫他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要把學(xué)習(xí)成績弄好,他每次都當耳旁風,我都跟他溝通一千次了,他仍然不聽?!蹦銈冎肋@是什么意思嗎?父母重復(fù)了上千次的錯誤溝通行為,卻期待得到和孩子正確的溝通結(jié)果。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嘮叨老公不要賭錢,不能包二奶,就是不花時間去學(xué)學(xué)如何溝通,研究如何抓住對方的心。學(xué)會這些常識才能對你的生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難道不是嗎?每一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每個人對事物的認知都不一樣,一定是你對他錯嗎?這世界上很多事情實際上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問題是,常常有人想要去改變對方來符合自己的想法,只要對方的價值觀、認知、想法跟你不一樣,你馬上就著急了,甚至?xí)l(fā)火——我跟你都相處十幾年了,為什么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兩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這個孩子從我肚子里出來的,為什么他的想法跟我不一樣呢?他從你肚子里出來就表示他的想法一定要跟你的一樣嗎?這是兩碼事嘛!這就是產(chǎn)生溝通障礙的第二個原因,即雙方對人對事的認知、信念或價值觀有差異。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溝通的三個行為:問、聽、說。最好的說服方式是:我問你答,在問答的過程中自然存在著思考。人的頭腦有一種
自動運作的機制,只要有人對你發(fā)問了,你的頭腦會自動地思考。人 ‘通常會接受自己的答案的。那么你如何讓對方能夠講出你所希望他講出的答案呢?那就是你問,他答。你問什么問題,你就會得到什么答案?!澳銗畚覇??”“愛?!異畚沂裁??…‘票子、房子、車子。”“難道僅僅是這些嗎?難道我這個人沒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嗎?”“有啊!可我至今還沒找到唉!”問題可以瞬間地轉(zhuǎn)移_AI人的注意力。因此,當你和一個人溝通的時候,你要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問、去聽。因為你問出了問題,對方就會回答你,他回答你的時候,你就好好地聽。
聽出他的話中的含義后,依照他的回答,再去設(shè)計下一個問題。你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問、去聽,讓他回答,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時間里你再去告訴對方一些事情。你要告訴對方一件事情,你可以把一個肯定句改成疑問句,這樣影響力會加大。如將肯定句“老婆,今天晚上下班了我們倆一塊去吃飯。”改成“下班了,我們一塊兒去吃飯好嗎?”如果你再把這個句子延伸一下,加上因為、所以,這就成了潛意識說服:“因為我們兩個人好久沒一塊兒出去玩玩啦!所以今天下了班,我們一塊兒去吃飯好嗎?”
人為什么有兩只耳朵,一張嘴???為的是讓人多聽少說。很多人有耳朵,可他卻是半個聾子,一只耳,聽力特別差,常常是你說完了以后問他,我剛才講的什么?他可能連百分之一都沒有聽進去。這種人的溝通能力肯定有問題。他不會問,人家說話的時候他也不聽,還總是打斷人家;人家的想法只要跟他不一樣,他立刻就把耳朵給堵上了,表面可能還敷衍你:嗯,對,好,有道理,我知道啦!等你講完了問他,他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他還跟你急。你的話正講到一半,他只要一有想法,就立刻把你打斷,讓你聽他說。某一次他聽完了你的話,可是一轉(zhuǎn)身就忘干凈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問能力和聆聽能力,這對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想一想,有些夫妻一有矛盾,都會向?qū)Ψ教咸喜唤^地數(shù)落個不停,根本由不得對方解釋。這有效果嗎,能解決問題嗎?這不僅是他們不會傾聽、不會提問,還有一個原由是大腦存在了預(yù)先的成見。
如果你對另一個人有了成見的話,那個時候就只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你不需要對方的解釋,你已經(jīng)自以為是地給對方下了一個定義,他就是這種人!有人曾經(jīng)跟我說:“湯老師,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就是不喜歡她,也說不出來,就是討厭她,有成見啊。所以這個人不論說什么,我都不想聽?!?/p>
有位聽眾朋友來信說:“湯老師啊,我以前有一個戀人,現(xiàn)在已不來往,曾經(jīng)因為一次約會他遲到了,我認為這人是個不守信用的人,他對我解釋說是堵車,可我就認為他在撒謊,所以后來慢慢地疏遠了。
那人在這幾年開了家公司挺紅火的,他的公司還是一家?guī)譇級信用單位。這時我感覺我當時太武斷,太自以為是,就像你說的已經(jīng)對他有了成見,也許他那時真有可能是堵車來遲了。再說,他即使說了謊也不等于這個人一輩子講的話都是假的。人應(yīng)該用發(fā)展眼光看人啊!
唉!蠻后悔的!”
所以當你一旦對一個人存在了成見,就會用有色眼鏡看他。還有的父母對我說:“我的孩子就是笨!”這父母對孩子有沒有成見?有。
這就是父母帶著有色眼鏡去看這個孩子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這樣的暗示,會真把孩子說笨了。所以,不要對人預(yù)設(shè)成見。
了解了溝通的重要性與產(chǎn)生溝通障礙的四個原因,我們對溝通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那么僅知道這些還不夠,它只讓你認識到造橋的重要性和為什么要造橋。我們還要為這座橋打好堅實基礎(chǔ),那就是需要有溝通的最佳態(tài)度。
下面我所講的這個問題,對于提升溝通能力非常重要。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排斥、抗拒別人告訴他的東西,而大多數(shù)的人卻不太會抗拒自己所講出來的話,是不是?那么,如果你有本事,能夠讓對方心甘情愿地講出你所希望他講的內(nèi)容,那么他會不會接受呢?人通常都會接受自己的答案。那么你如何讓對方能夠講出你所希望他講的答案呢?那就是你提問題,他來回答。你問什么樣的問題,你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答案?!霸缟铣燥埩藛??”“吃了。”“吃的什么?”“包子、餛飩?!蔽覄偛攀遣皇菃柫四阋粋€問題?問題可以瞬間轉(zhuǎn)移一個人的注意力。我剛剛問你早上吃飯了沒有?你是不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nèi),把自己的思維注意力放在了你的早餐狀況上了?所以,如果你想要做一個有良好溝通能力和說服能力的人,那么首先你要學(xué)會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