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賴朝的舉兵
治承四年(1180年)四月,首先向平清盛舉起長劍的是其寵臣源賴政。源賴政是攝津源氏多田氏流,論輩分乃是在“平治之亂”中伏誅的源義朝的堂叔(義朝屬河內源氏,兩家同源),但在清盛和義朝的戰(zhàn)爭中,他卻站到了清盛一邊,雖然不但因此保住了性命,還贏得了富貴,但除清盛外,平氏一門都瞧他不起,而源氏殘黨更以其為敵,生活得極為苦悶。眼看平氏的天下萬人詬罵,時年七十七歲的源賴政終于憋不住了,于是奉后白河院的第二子以仁王為主,悍然掀起了反旗。
當時平氏在京都的勢力仍然非常強大,源賴政和以仁王一方面向各地發(fā)布討伐平氏的令旨,一方面逃出京都,計劃潛往奈良地區(qū)去進行長期抗戰(zhàn),以等待各地源氏一族趕來支援。然而還沒等跑到奈良,先在宇佐地方被平氏追兵趕上,經過激戰(zhàn),賴政父子戰(zhàn)死,以仁王自殺。
這次政變雖然失敗了,但熊熊烈火就此燃起,很快變成燎原之勢。當年十月,奈良興福、般若等寺的僧兵七千人挖斷道路,構筑工事城郭以對抗平氏。平清盛派兒子頭中將重衡率步騎四萬,兵分兩路殺去,很快就踏平了僧兵們的工事,并將寺院燒毀。
名為持齋念佛,實際舞刀弄槍,貪財好色的那些和尚,當然不會是平家武士的對手,然而蟄伏在東國的源氏殘黨們受此鼓舞,加上得到了以仁王令旨,就此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當時源氏最大的勢力乃是信濃的木曾義仲和伊豆的源賴朝。源賴?本是在“平治之亂”中伏誅的源義朝的親子,義朝死后,年僅十三歲的賴朝遭擒,被流放到伊豆國,受豪族北條時政的監(jiān)押。然而賴朝逐漸長大成人,看到這位身份高貴的囚徒能力超群、志向高遠,北條時政竟然把女兒政子嫁之為妻,和他暗中勾結起來。在得到對平氏的討伐令以后,賴朝首先豎起反旗,在老丈人的支持下統(tǒng)合附近大小豪族的部隊,揮師西進。
這是治承四年(1180年)四月間的事情,同月在石橋山會戰(zhàn)中,源賴朝以三百步騎對抗平氏武將大庭景親的三千人,結果全軍覆沒,他逃入山中才僥幸存活下來。然而賴朝并不因此氣餒,他南下安房國?新整頓兵馬,逐漸收攏周邊豪族力量,頗有卷土重來之勢。為了消滅這顆毒瘤,當年八月,清盛派長孫維盛、兒子知盛等人統(tǒng)率兩萬大軍前往討伐。
這支東征部隊于路搜聚兵馬,在到達駿河國清見關時,兵力已達七萬。當年十月,源平兩軍在富士川列陣對峙,源賴朝派大將武田信義率一支奇襲軍趁夜包抄敵后,武田軍在通過富士沼澤時,驚動了聚集在沼澤中休息的水鴨,一時間群鴨驚飛,鳴叫不止。可笑的是,平氏大軍士氣低落,聽到鴨叫,不但沒有產生警惕之心,反而誤以為敵軍從背后襲來,竟然一哄而散,落荒奔逃。
平維盛等人就此狼狽逃回?都,京都百姓做歌傳唱,嘲笑他們說:“富士河穿巖奔騰的水,趕不上伊勢平家的腿?!比欢促嚦⑽闯脛僮窊簦哪抗膺h大,看到了自己即將面對的不僅僅是仇敵平氏,而是群雄并起的一個混亂局面,只有趁著平氏大軍退去,加緊鞏固自己的關東根據(jù)地,才能在即將到來的爭霸戰(zhàn)中脫穎而出。于是賴朝退回老巢、相模的鐮倉,開始著手構建嶄新的武家政治系統(tǒng)。
首先,賴朝設置了“侍所”,任命親信和田義盛為長官“別當”,他把收攏來的豪族改編為直接從屬于自己的家臣——御家人,由侍所別當統(tǒng)一管轄和訓練,戰(zhàn)時別當即以“軍奉行”的身份指?軍隊。壽永三年(1184年),他又設置了行政機關“公文所”和司法機關“問注所”,由從京都請來的政治家大江廣元、法律專家三善康信擔任這兩個機構的“別當”??梢哉f,就在各地勢力廝殺不休的時候,只有源賴朝穩(wěn)居關東,一方面扎實地擴展領土,一方面創(chuàng)建了與平安朝廷完全不同的以武士為主體的新國家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