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這個學校的心理咨詢師約翰?墨菲,是一種被稱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法(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的實踐者?!敖裹c解決短期治療”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一對治療師夫婦——史蒂夫?德?沙澤(Steve De Shazer)和茵素?金?柏格(Insoo Kom Berg)——和他們的同事在美國密爾沃基短期家庭治療中心一起發(fā)展出來的。這種療法跟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在典型的心理療法中,你和你的心理治療師共同觀察尋找你的問題所在。什么是問題的根源?是否會跟你童年的某些經(jīng)歷有所關聯(lián)?這種感覺類似于考古學上的發(fā)掘:你不斷在自己的頭腦中挖掘,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掩埋起來的洞見,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你會如此行事。探索過去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一個標準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過程可能會持續(xù)五年,且每周需要進行一到兩次的咨詢。
與之相反,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對于精神考古的興趣不大。它不會四處挖掘有關你為什么如此行事的線索,也不關心你的童年經(jīng)歷。它所關心的,僅僅是解決方案。
婚姻治療師邁克爾?維納?戴維斯最初接受的是典型的精神分析學訓練。像所有的精神分析師一樣,她相信是人類童年的經(jīng)歷所造成的未曾彌合的創(chuàng)傷,才導致了現(xiàn)在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因此,她嘗試著去幫助她的咨詢者們理解自己的成長方式,以及這些成長方式是如何在決定著自己在婚姻關系中的所作所為。
但是她說,她對于咨詢者們通過精神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感到滿意?!拔业淖稍冋邆儗掖螒┱堈f:‘現(xiàn)在我知道我們是在重演父母們的婚姻了,但我們到底又能夠對此做些什么呢?我們無法停止吵架。’”她認識到,理解一個問題并不意味著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僅僅理解是不夠的。
她說自己一開始對于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法是持懷疑態(tài)度的:“這種方法看上去太過于簡單了,絕大多數(shù)人,包括心理咨詢師在內(nèi),都相信改變的過程是既復雜又艱苦的。有付出才有收獲是通用的規(guī)則?!钡?,她通過與自己的大眾高爾夫汽車類比,揭示了她是如何改變對此種療法的態(tài)度的。她的高爾夫打不著火,她覺得需要大修,所以她到了一家高爾夫汽車專修店。
她注意到汽修師根本就對考古學不感興趣:“你對于取得勝利很明顯有一種恐懼。你的父親還當你是個小姑娘一樣地恐嚇你嗎?”相反,汽修師只不過建議進行一個微小的調(diào)整:把太緊的手剎放松。一開始,她對于這個建議感到有點不滿意——這根本對不起她花的汽修費!
但是,在這個星期稍后的時候,她的態(tài)度變得更加清晰,想得更加深刻了。
或許,微小的調(diào)整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