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應(yīng)該想到,他們是不怕西藏才無愧于這個特別稱呼的。那么西藏又有什么好怕的?--蒼天下的石頭作聆聽的姿勢--天與地之間,距離有時很近,有時又很遠,有時很模糊,有時很清晰……一個人站在冰雪覆蓋的地平線上十分渺小,不知不覺就很容易幻覺般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唯美的鹿,它從不奢求它所不能,它就在喜馬拉雅中部或山腳下,游蕩,嗅著一叢一叢未被風干的駱駝刺。因為莊嚴的一聲號令,他們騎著烈馬一呼百應(yīng)潮水般洶涌地殺到了高高在上的高原,呼啦啦集合在一面迎風招展的軍旗下。透明度極高的藍天直視你的眼睛,讓你很快產(chǎn)生一種永不瞑目,死了都要愛的恒心。那樣的天,像一只藍狐明亮又機靈的眼睛;那樣的藍,像一只藍皮鼓包裹著無限的聲音。還有山,排山倒海的山佇立在你長不出花朵的視線之外。
既然天不怕,地不怕,這就足已證明西藏軍人具備了什么都不怕的勇氣。但傳說中的西藏在世人世俗的想象中一直都是山高路遠、地寬人稀、空氣很空、禽獸兇猛的蠻橫之地,可因為一身戎裝的特殊使命,在這一群中國男人的眼里,西藏已完全失去想象的必要。西藏之于他們,只能是一萬支軍號吹響的陣地,只能是天風浩蕩的戰(zhàn)壕和燭光閃爍的帳篷,只能是青山、殘雪、河流,永不消融的邊境線,有了他們這種必然的心理信念,西藏才有了像我這樣的寫作者感傷的美麗與苦澀的悲壯。
從十八軍進藏至今,已不知有多少中國血在這里流淌過極品男人的剛毅(這其中也包含為數(shù)不多的精品女人,西藏軍人的主體以男性為主角),拋灑過多少相思的熱淚,吟唱過多少懷春的情歌,還有,還有與喜馬拉雅兇殘的搏斗,一次又一次,反反復復。他們將被冰雪凍死一部分,有的將被硬雪磕傷關(guān)節(jié),有的笑著勝了,用衣袖抹了一把嘴角上的血,狠狠地喘了幾口粗氣,自得地留了下來;有的輸了,來不及揮手,睜大眼睛,把祖國最西邊的一葉冰山盡收眼底,很不解恨地去了天堂,但沒有淚花,這就是他們最后留在西藏的姿勢--我不止一次懷念過那樣的姿勢和顏色。
西藏最最英雄,也最最男人概念的標準是--查果拉,乃堆拉,則里拉,崗巴拉……在藏語里,“拉”是山口的意思,而這些山口都是喜馬拉雅身上的符號。也許,你一定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英雄的身影或造型,你可以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你應(yīng)該知道他們的海拔,盡管沒有人命令你要去仰望。他們在這些平均海拔5000余米的山口站過哨,他們在最低氣溫零下52度的冰哨里打過呼嚕,他們在氧含量僅及海平面45%的屋脊像蟲子般蠕動,他們從沒被西藏擊敗過,相反他們還提升了“保障”一詞的堅固信義。
他們怕什么?他們的父親是雪山,母親是草原,兒子是格?;?,女兒是雪蓮花。他們完全把西藏當做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坐滿天空的石頭漸漸進入他們的身體,冰雪在他們的血管里流淌,他們渾身長滿了膽結(jié)石,西藏最終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他們還能怕什么呢?
你一定會想到雪崩的狂飆,想到泥石流的怒吼,想到呼嘯的風沙,想到徹骨的沼澤,想到上氣不接下氣的極限反應(yīng),甚至想到面目猙獰的怪獸,還有特殊地域所面臨的特殊沖突……但這一切只能被我不留余地地拒絕。
怕什么?究竟還有什么是最可怕的?他們,早已成了西藏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