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1)

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版) 作者:(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寫于格蘭河畔,與奎第族人征戰(zhàn)中)()①

2·1

每天開始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將會遇見某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fù)義的人、狂妄粗野的人、奸詐陰險的人、善嫉的人()②。他們之所以染上這些惡習(xí),是因為不辨善惡。而我,是能夠明辨善惡的,并且知道沾染這些惡習(xí)的人本性與我相似——我們不僅在血統(tǒng)上本自一源,而且共享同樣的理智和神性——因此,他們中沒有人能損害我,我也不會對我的同類發(fā)火,不會憎恨他們,因為我們注定要相互合作,就像我們的雙手、雙腳、上下眼皮、長在上下顎的兩排牙齒。若我們相互對抗,便違反了自然;相互發(fā)怒和仇恨無疑就是相互作對。

2·2

不論地位如何,我的存在,不過是一具肉體、一陣呼吸、一份能支配自己的能力。肉體是多么微不足道——只是一灘血、幾根骨頭、一團糾結(jié)的神經(jīng)和血管罷了。呼吸呢,也不過是一縷空氣,不停地變化,每時每刻都在排出、吸入。接下來,就只剩下支配能力了。丟開你的書吧,不要再虛耗精力,不能再這樣了。假設(shè)你現(xiàn)在瀕臨死亡,那么好好想想吧:你已經(jīng)垂垂老矣,不要再讓自己成為奴隸,聽?wèi){操縱,像個木偶一樣受各種沖動胡亂驅(qū)使,也不要再抱怨目前的處境,或者為將來憂慮()①。

2·3

神明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蘊涵著神性;命運也不與自然相悖,而與自然規(guī)律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萬事萬物都源于此;“必然性”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還有你所在的這整個宇宙(你是它的一部分)的安寧和諧也是如此。自然創(chuàng)造的一切以及維系運作自然的一切,都有利于自然的每一部分;宇宙依靠變化而得以存在,其中不單單是元素的變化,也包括由元素組成的事物的變化。懂得這些道理對你也就足夠了,把它們當(dāng)作行為準(zhǔn)則吧。拋開你對書本的渴望,這樣你就不必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死去,而是懷著真正的歡欣和對神明的虔敬感激離開人世。

2·4

記住,你已經(jīng)拖延得太久了,神靈賦予你的恩典已經(jīng)夠多了,你卻沒有好好把握?,F(xiàn)在是時候了,你要去思索你作為一份子的宇宙是怎樣的;思索你從中流溢出來的宇宙是怎樣的。你的生命有限,如果不用來消除思想上的困惑,這樣的機會就再也沒有了,再也不屬于你,隨著你的離世而永遠地喪失了。

2·5

每時每刻都要保持意志堅定,像一個羅馬人、一個大丈夫那樣,一絲不茍地、保持尊嚴(yán)去完成要做的事情,始終懷著友愛、自由和正義之情感去行事;心里不要存有其他念頭。如果你把每件事都當(dāng)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不再優(yōu)柔寡斷或者違背理性,也不再游移不定,一心只為自己考慮,抱怨命運安排給你的一切,那么,你是能做得到的。如果一個人想要過寧靜、虔誠的生活,他需要做到的很少;因為對遵守這些戒律的人,神靈不會向他們要求更多。

2·6

你做錯了,你做錯了,噢,我的靈魂;你再也沒有機會享有榮耀。人的生命如此短暫,你的甚至已經(jīng)近尾聲,卻沒有讓自己獲得榮耀,而將幸福寄托在別人的靈魂之上。

2·7

外部事物攪亂了你的心思嗎?花點時間來學(xué)習(xí)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吧,不要再分心了。但你也要避免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在生活中被自己的行為弄得筋疲力盡的人也同樣是愚蠢的,他們的一切沖動沒有任何目標(biāo),說到底,他們的思想是懵懂的。

2·8

如果一個人不能看清別人的靈魂,那也沒有什么不妥;而很少留心自己內(nèi)心動機的人,卻注定不幸。

2·9

你必須牢記這一點:什么是宇宙的本性?什么是自我的本性?二者之間有何關(guān)聯(lián)?我是怎樣的一個宇宙中的怎樣一部分?無論你怎樣說怎樣做,沒有人能阻止你追求符合自然,你自己原本就是它的一部分。

2·10

在比較各種惡行時,西奧弗拉斯圖斯()①像一個真正的哲學(xué)家那樣說(從某種通俗的角度來說,這種比較是允許的):由欲望而引起的過錯比憤怒引起的過錯更應(yīng)該受到譴責(zé)。因為當(dāng)一個人憤怒時,他是由于某種痛苦或內(nèi)心的煎熬而失去了理智,但那些受欲望驅(qū)使而犯罪的人卻是因為經(jīng)不住快樂的誘惑,他的過錯也就更不道德、缺乏男人應(yīng)有的自制力。然后他又像哲學(xué)家一樣正確地指出:為追求快樂而犯下的罪行比痛苦導(dǎo)致的罪行更不容寬恕??傊绻腥艘驗槭艿絺?,由于痛苦而陷入憤怒,那么他還不失為一個人,而那些自己把持不住,在欲望驅(qū)使下做出惡事的人則不值得寬恕。

2·11

讓你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話、每一種想法都像是即將辭世的人所做的最后一次吧。如果有神靈存在,離開人世并沒有什么可怕;因為神靈不會令你作惡;如果他們確實不存在,或者他們不過問人間的事情,那么我又何必?fù)?dān)心死后生活在一個沒有神或沒有天意主宰的宇宙呢?而神是確實存在的,他們也的確關(guān)心人世的事情,他們有能力保護人類不陷入真正的惡;至于其他的不善,神靈也會加以防范,使人們不致身受其害。如果一件事物不能使人變壞,它怎么會使他的生活變壞呢?宇宙的本性是不會讓惡發(fā)生的,她不會這么疏乎,也不會即使知道卻無力防止或加以矯正。她永遠不會因為缺乏力量或技巧而犯下大錯,使好事和壞事毫無差別地落在善人和惡人身上。無論善人惡人,都會經(jīng)歷死生、榮辱、貧富,它們本身并不讓我們感到榮耀或者羞恥;因此這些事物既不善,也不惡。

2·12

萬事萬物在飛逝而去,無論是它們在宇宙中的形體本身,還是它們留在時間里的記憶;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特別是那些以快樂誘惑我們、以痛苦恐嚇我們的事物,以及浮華的名聲。這一切都毫無價值,那么令人鄙視、骯臟、脆弱、轉(zhuǎn)瞬即逝,需要我們的理性來甄別;也要認(rèn)真想一想:那些憑借觀點和言論獲得名聲的人是什么樣的人;還要認(rèn)清什么是死亡:如果單獨地看待死亡本身,借助理性把它和附著于它的幻想分離開來,那么死亡不過是自然的一種轉(zhuǎn)換;若是還害怕這種自然的轉(zhuǎn)換,那就像小孩一樣無知了。實際上,死亡是自然的運轉(zhuǎn),而且也有利于自然。要學(xué)會思考:人是怎樣與神溝通的,借助自身的哪個部分來溝通,這一部分又是如何與神溝通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