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經(jīng)學的派別

國學十六講 作者:章太炎


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三十卷清陸隴其批校)

講“國學”而不明派別,將有望洋興嘆、無所適從之感。但“國學”中也有無須講派別的,如歷史學之類;也有不夠講派別的,則為零碎的學問。現(xiàn)在只把古今學者呶呶爭辯不已的,分三類討論:一,經(jīng)學之派別;二,哲學之派別;三,文學之派別。依順序先研究經(jīng)學之派別。

“六經(jīng)皆史也”,這句話詳細考察起來,實在很不錯。在《六經(jīng)》里面,《尚書》、《春秋》都是記事的典籍,我們當然可以說他是史?!对娊?jīng)》大半部是為國事而作《國風》是歌詠各國的事,《雅》、《頌》是諷詠王室的,像歌謠一般的,夾入很少,也可以說是史?!抖Y經(jīng)》是記載古代典章制度的《周禮》載宮制,《儀禮》栽儀注,在后世本是史的一部分?!稑方?jīng)》雖是失去,想是記載樂譜和制度的典籍,也含史的性狀。只有《易經(jīng)》一書,看起來像是和史沒關,但實際上卻也是史。太史公說:

“《易》本隱以之顯,《春秋》推見以至隱?!币晁囊馑迹梢哉f《春秋》是羅列事實,中寓褒貶之意;《易經(jīng)》卻和近代“社會學”一般,一方面考察古來的事跡,得著些原則,拿這些原則,可以推測現(xiàn)在和將來。簡單說起來,《春秋》是顯明的史,《易經(jīng)》是蘊著史的精華的。因此可見《六經(jīng)》無一非史,后人于史以外,別立為經(jīng),推尊過甚,更有些近于宗教。實在周末還不如此,此風乃起于漢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