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三皇五帝(2)

白話本國史 作者:呂思勉


耕稼時代,人民四處分散,更不能如游牧時代之“列帳而居”。一切需用的東西都不能取諸近處,所以“商業(yè)”就隨之而起。商業(yè)既興,“水陸交通”,就隨之便利。

農(nóng)耕時代,人民的生活程度漸高,所以“衣服”、“住居”、“器用”、“葬埋”,都比古人講究。農(nóng)耕時代,人民就都“定住”,而且都有了“儲蓄”,就要防人“掠奪”;所以“戰(zhàn)爭”、“守御”的事情,也就隨之而起。生活程度既高,“文化”自然發(fā)生了,所以就有“文字”。這一節(jié)所述,于社會進化情形也是很對的。

第二節(jié) 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

三皇時代,君主的傳統(tǒng),還不可考;到五帝時代就不然,就不是緊相承接,也必相去不遠??梢姷梦宓蹠r代的歷史,更比三皇時代明白。咱們現(xiàn)在,就得要提出幾件五帝時代的大事來講講。其第一件,便是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

這件事,據(jù)《史記·五帝本紀》所載,是:

黃帝者,少典之子,《索隱》:“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又按《國語》云:

少典娶有嬌氏女,而生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日軒轅?!庌@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nóng)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氏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nóng)民。案,阪泉,《集解》引服虔,只說是地名,涿鹿,服虔說是山名,在涿郡;似乎是的。有許多人說在如今的涿鹿縣,恐怕是因漢朝在此置了一個涿鹿縣,所以附會上去的。近來的人說,蚩尤是三苗的酋長,三苗,就是現(xiàn)在所謂苗族;他占據(jù)中國本部,在漢族之先,后來給漢族驅(qū)逐掉的。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就是其中的一事。這句話不很精細。三苗是古代的一個國名,不是種族之名;他的民族,卻喚做“黎”;黎族的君主,起初是蚩尤,后來才是三苗?!稌虻洹罚骸案Z三苗于三危?!薄夺屛摹罚骸榜R王云:國名也;縉云氏之后為諸侯,蓋饕餮也?!薄痘茨献印ば迍沼枴犯哒T《注》:“三苗,蓋謂帝鴻氏之裔子渾敦,少昊氏之裔子窮奇,縉云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謂之三苗?!庇帧稌涡獭罚骸膀坑任┦甲鱽y。釋文馬云少昊之末,九黎君名?!薄抖Y記·緇衣》:“甫刑日: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日法?!薄墩x》:“案鄭注《呂刑》云:苗民,謂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棄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變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居于西裔者為三苗;至高辛之衰,又復九黎之惡;堯興,又誅之,堯末,又在朝。舜時,又竄之;后王深惡此族三生兇惡,故著其氏而謂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見仁道?!?/p>

據(jù)以上幾種說法,三苗究竟是饕餮,還是渾敦、窮奇、饕餮三族之后,雖不能定,然而的確是個國名——就是氏族之名?!⒉缓嫌腥嗣瘛N族——的意思?!陡咦ⅰ罚骸耙蝗眨悍湃鐕裼谌R病!本褪青嵶⑺^著其氏而謂之民,也并不是指人民。蚩尤,馬融說:“少昊之末,九黎君名?!编嵭f:“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上效蚩尤重刑?!眲t蚩尤還在少昊以前,似乎鄭說為是。這一族人君主雖是蚩尤三苗,人民卻是九黎。和漢族競爭,從黃帝時代起,直到堯舜時代止,看上文所引《呂刑》鄭注,就可明白。不可謂不久;然而曾到黃河流域與否,毫無證據(jù);《呂氏春秋》堯戰(zhàn)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也只到今漢水流域。他的占據(jù)江域和漢族的占據(jù)河域,孰先孰后,也史無可征;怎能武斷說他占據(jù)中國本部在漢族之前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