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怎樣培養(yǎng)高情商的孩子
人的情商的形成,開始于幼兒期,形成于兒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因此,必須從小就注意孩子情商的學習和訓練。否則,孩子缺乏早期的情感教育和訓練,就會導致童年的情感缺陷,這對成年以后的情商會有很大的影響。
5.1 做高情商的父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身邊,并模仿和學習父母的動作與行為。潛移默化、感染熏陶,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影子”,即人們所說的“誰家的孩子像誰”。因此,為要培養(yǎng)孩子的高情商,做父母的必須首先要有高情商。否則,父母情商低下,情緒不能自我控制,脾氣暴躁,性格古怪,心胸狹窄,與人為壑,悲觀厭世,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高情商的孩子的。
1.三種類型的父母
有研究把父母分成獨裁型、縱容型和權(quán)威型三種類型。
(1)獨裁型父母
獨裁型父母為孩子設定了一系列嚴格限制,孩子們必須遵守,他們要求孩子們必須呆在該呆的地方,反對孩子們發(fā)展自己的觀念與空間,企圖按照嚴格限制和傳統(tǒng)來管教孩子。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這種過分強調(diào)秩序和嚴格控制,反而成了孩子的負擔。許多研究表明,獨裁型家庭出來的孩子過得都不好,他們都不快樂,離群索居,難以信任別人。與控制不太嚴的家庭出來的孩子相比,對自己的評價最低,而且也最缺乏自信。
(2)縱容型父母
縱容型父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們盡可能地接受孩子,盡力去培養(yǎng)孩子,但卻不是積極主動,而是很被動,不能為孩子確立一定的限制,孩子不服從時束手無策,對孩子沒有強烈的要求,甚至沒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讓孩子任其天性自然發(fā)展,一味地滿足和自由放任。結(jié)果,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大都過于嬌慣,行為不加約束,我行我素,自由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