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眾矚目的袁世凱
(1911年11月19日 理查德·巴里(Richard Barry))
滿清朝廷委任他為總理大臣,南方革命黨人擁戴他為民國大總統(tǒng),在這個東方大國的此次危機中,袁世凱左右逢緣,步履輕快而平穩(wěn),成為了當前中國最具實權的人物。在過去三年中,袁世凱被迫退出政治舞臺,但從1898年起,他就已經(jīng)是四萬萬中國人中最令人矚目的人物。
結合他以往的政治經(jīng)歷和目前來自中國各方面的聲音判斷,在這場動蕩的革命結束后,整個世界將發(fā)現(xiàn),無論袁世凱的頭銜是總督、總理大臣或總統(tǒng),這個人將成為他們處理對華事務時無法回避的大人物。
為什么一定是這個人呢?他出身卑賤,所受教育有限,知識淺薄。他從未走出過國門一步,不會說母語之外的任何語言。那么,為什么是他成為了中國人中最具有革新思想、同時又在改革者中最具有傳統(tǒng)思維的中國人?
既獲洋人尊重、又能統(tǒng)籌
國內(nèi)各派勢力的惟一人物
袁世凱十分推崇日本政治家兒玉源太郎①,后者先任臺灣總督,后供職于日本軍部,死后被譽為新日本最杰出的治國能臣。袁世凱效仿他的學習吸收能力,深通為人處世之道,并擁有治國天斌。他們兩人都未到國外游歷,但又都為西方文明所折服。
袁世凱無疑正在證明他是一個比李鴻章還偉大的人物,而后者常被西方認為是當代最杰出的中國人。李鴻章深受慈禧太后寵信,他通過對慈禧太后阿諛奉承、向她懇求而達到政治目標,就像前英國首相迪斯雷利②(Disraeli)對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所做的一樣。
與當年李鴻章被慈禧太后提升為直隸總督一樣,袁世凱也因慈禧太后的賞識而平步青云。過去,袁世凱曾被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實現(xiàn)滿清統(tǒng)治的中興大業(yè)。而此時此刻,幼年皇帝溥儀正通過皇親貴族懇求他重新出掌內(nèi)閣。毋庸置疑,回溯至1898年,在那個時候,袁世凱就是中國政壇上既能獲得外國人尊重、又能統(tǒng)籌國內(nèi)各派勢力的惟一人物了。
這里沒人認為袁世凱重新出山是因為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這是西方政客慣用的伎倆。李鴻章是一個很有政治手腕的調停者,但袁世凱不是,他是一個獨裁者,明智、穩(wěn)健、自信,有政治魅力,但不追求個人權勢的擴張。至少,他將個人權力野心成功地隱藏了起來,到目前為止,他的個人權欲沒有顯露。事實上,全國上下普遍相信他是一個愛國者。由此可見,他對他的同胞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國民信任他的愛國精神,信任他處事果斷、馭人有方、鐵腕治世,這對東方人而言尤其難得,使得他在如今這個各方勢力分崩離析的特殊時刻,成為了一個舉足輕重、各方注目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