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有度(2)

孫子兵法成事之道 作者:王少農(nóng)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孫子兵法?計篇》)謀事者必知地利。地利又分近地、遠地。近地易知,遠地難測。大將不觀于山,而觀于海,就是個道理。

孫子從大海悟出用兵之道

以弱勝強,以不設(shè)防防守。

強國如大海。

有波濤一樣兇猛的三軍將士,有呼嘯萬里叱咤風云的元帥將軍。

大海本身是一個君王,它的國土面積僅次于天空。魚蝦海族是它的百姓,珍珠珊瑚是它的出產(chǎn),整個大海生機勃勃。

煥發(fā)勃勃生機,勢必要四處侵略!

弱國如海岸。

沒有高山,沒有屏障,沒有叢林,只有一片低地,大海隨時可以入侵它,占有它。

隨著大海的占領(lǐng),海岸總退去,原來還在后方的高山叢林露出來了,有效地擋住了大海的進攻。

?山如盾牌,叢林如蓑衣,更有一條條江河如排水管道將海水泄到湖裹去,淵裹去。

慢慢地大海咆哮不起來了,最后竟然被陸地吃掉了。大量的海水變成湖水,形成更大的湖,大海一百次進攻,一百次無效,終于在一百零一次退去了,大陸勝利了,它用新的海岸歡迎大海再次主動前來獻禮,而新的海岸依然不設(shè)防。

孫子悟出兵法應(yīng)“以守為攻”,“以靜制動”,“以不設(shè)防取得不放過”。最主要的是,用兵不要當大海,要當海岸;不要當強國,要當弱者,這樣才長久。

孫子不效忠于秦國,而效忠于吳國,也是此理。

將者,智、信、?、勇、嚴也。(《孫子兵法?計篇》)將者必是智者,總是從“人無我有”的地方著力。孫子說智、信、仁、勇、嚴這“將者五德”中以智為上,意思是智力是博弈的關(guān)鍵,而勇僅退居第四位。上將可以不會武功,甚至不會騎馬,但他絕對能謀能實戰(zhàn)。

孫子從大海悟出做人之道

智者勝過暴君,謀略不是為了毀滅。

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如果是大海,那么必敗無疑,因為它吃不了海岸。而一個人如果是大海,則有福了。

保守的大海是自由的大海。

它不為誰展示自我,它盡情享受自由。

海岸囚禁不了大海,天空壓迫不了大海。

大海就是大海,大海也是不設(shè)防的,它以永遠敞開心胸的方式永遠不受傷害。

一顆隕石飛到大陸上,大陸就會受災(zāi)。飛到海裹,大海安然無恙,反而多了一顆寶石。

我們?yōu)槿巳绱箨?,則災(zāi)難不斷。

為人如大海,則有福了。并不是說沒有災(zāi)難,災(zāi)難一樣多,而是說大??梢猿缘魹?zāi)難,有平靜有激情,激情之後又歸於平靜。

大海如智者,不屑於做統(tǒng)帥或君王。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孫子兵法?計篇》)謀事者自有做人法度。孫子說的“法者三事”:曲制、官道、主用意思分別是——謀事所?賴的制度,做官的官道,主事以實用為主。

孫子從大海悟出做事之道

小河被大河吃掉,大河又被大海吃掉。

大海永不枯竭。

智者永遠有辦法。

大海接受每一條河的注入,智者不拒絕任何一件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