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行刺裕仁的“虎門事件”(1)

裕仁天皇傳 作者:程永明


行刺裕仁的“虎門事件”

裕仁擔任攝政后遇到的第一樁棘手政務就是處理關東大地震事宜。1923年9月1日,是立春以后的第210天,就像西方人認為13日、星期五不吉利一樣,日本人把這第210天也視為不祥之日。上午11時58分,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qū)突然發(fā)生了79級的強烈地震。東京、橫濱一帶變成了一片火海,大部分街市化為灰燼,整個東京被煙霧所籠罩。東京市483萬戶中的30萬戶房屋被震坍或燒毀,東京265萬人口中的170萬人遭災,死亡、失蹤者多達14萬人,相當于美國后來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致死人數(shù)的總和。

地震時,裕仁正在赤坂離宮舉行國宴。由于這所離宮是按抗震要求設計的建筑,因而經受住了地震的沖擊。裕仁和來賓跑到院子的空地上,眼看著東京被搖晃得東倒西歪的慘景。大正天皇和皇后當時正住在日光,所以安然無恙,皇宮建筑也是按抗震要求設計的,只遭到了一些輕微的損壞。

震后的東京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死里逃生的人們在公園、廣場、馬路上風餐露宿、啼饑號寒。9月3日,裕仁攝政向災民恩賜了1000萬日元的賑災款。但親臨受災地區(qū)視察,卻是兩周后(9月15日)的事情了。那時,四處已響起了重建家園的釘錘聲,原來的災難情景已經淡薄了。而且在3個多小時的騎馬巡視中,裕仁不僅沒有給災民以慰藉和鼓勵,反而攆走了沿途的人,等于在無人的曠野中兜了一圈。原定于11月為裕仁與良子舉行婚禮,由于地震的發(fā)生,皇室不得不在9月19日發(fā)表了推遲婚禮的公告。

按照日本傳統(tǒng)的迷信觀點,地震是由躺在日本下面的一條巨大無比的鲇魚引起的。每當天照大神對她在位的皇子皇孫不滿時,這條鲇魚便會躁動引起地震。在古代,大地震后天皇常以退位來謝罪。但這次地震發(fā)生后,日本統(tǒng)治階級沒有讓因病讓權的大正天皇退位,而是找到了新的替罪羊,那就是旅居日本的外國僑民。

為了把群眾的憤怒情緒從天皇身上引開,日本決定拿當時在東京、橫濱地區(qū)從事土木建筑的朝鮮人開刀。這樣既可以發(fā)泄對朝鮮“三一運動”的仇視情緒,又可以防止“不逞之徒”與災民聯(lián)合起來發(fā)生“騷動”。據(jù)事后調查,有6415名朝鮮人在這場人為災禍中喪生,大約100余名中國人被殘忍地集體屠殺,10余名日本的社會主義者慘遭殺害。

裕仁攝政試圖用暴力手段來穩(wěn)定動蕩的社會秩序,結果卻適得其反,他本人也成了無政府主義者行刺的對象。“虎門事件”險些讓他命喪黃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