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fēng)起云涌的江湖,孤膽英雄不勝枚舉,喋血雙雄亦不在少數(shù)。西方的個人價值觀滋養(yǎng)了得克薩斯荒原上信馬由韁的西部牛仔,東方的集體主義哺育了水泊梁山成群結(jié)對的綠林好漢。從小目睹幫會兇殺的吳宇森一直迷戀于“群雄”的模式,以此來演繹心中的江湖,《英雄本色》里豪哥與小馬肝膽相照,《辣手神探》里袁浩云與江浪惺惺相惜,《變臉》里西恩與卡斯水火不容,《喋血雙雄》是職業(yè)殺手和個性警察由水火不容到惺惺相惜的演變。談到拍攝《喋血雙雄》時,吳宇森說:
“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存在正義、道德、愛情和美麗”,“一位殺手和一名警察代表著兩個不同的世界,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們有著共同的豪俠氣概,表面上他們是敵人、對手,但深層涌動著的則是相互間的尊重和敬佩。我試圖傳遞這樣的信息:一個好人往往會被社會誤解,正是他們的理想主義將其與社會隔絕,就如梅爾維爾《武士》中的那個殺手,他是個悲劇英雄,一只孤零零的獨虎?!?/p>
自“做兄弟的”小馬哥倒在亂槍之下后,吳宇森的小馬哥情結(jié)愈發(fā)強(qiáng)烈,用小莊繼續(xù)發(fā)揚“小馬哥精神”:對朋友的忠誠,對原則的堅持,對邪惡的憎厭,技藝非凡,渾身是膽,冷酷而不冷血。與小馬的單純男子氣相比,小莊多了幾分理想色彩,那一襲黑風(fēng)衣、白圍巾,猶如古龍筆下的劍客劍不離身,代表著俠客的情懷和身份,寄托了吳宇森對古代俠義精神的緬懷與膜拜。小莊仿若一個孤獨的劍俠,與世格格不入,棲居教會教堂,那里是唯一清靜、有序的地方。臨窗倚墻吹口琴的小莊就像屹立桃花島對江吹簫的黃藥師,信步江湖,追憶往昔。教堂之于小莊,孤島之于東邪,已然成為吳宇森心里俠客精神的棲息地。
《英雄本色I(xiàn)I》中,吳宇森以龍四、阿健、阿豪、阿杰組成的群像方式闡釋心中的英雄,尤其通過龍四這個角色完整地呈現(xiàn)了黑道英雄的一生,并在他的身上涂抹上一層父性的光輝。龍四從一開始的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到后來的精神錯亂、茍且偷生,再到最后的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大開大闔的命運寄托著導(dǎo)演的英雄崇拜情結(jié)。影片結(jié)束時,龍四居中,阿豪和阿健分坐兩側(cè),他們的生命已經(jīng)走到盡頭,他們身上散發(fā)出強(qiáng)大的氣場,它來自英雄內(nèi)心深藏不露的最熾熱、最冷酷的尊嚴(yán),傳達(dá)出一種對逝去的浪漫主義激情的懷念和欲哭無淚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