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杰導演的《黑金》以調查員方國輝和黑勢力老大周朝先的正邪對抗為主線,嫁接臺灣解嚴以來的重大政治事件,首次揭露臺灣政治丑聞,將金錢、色情、權力、黑幕交易呈現(xiàn)銀幕,體現(xiàn)出濃烈的政治焦慮和批判意識。在警匪對峙的激烈沖突背后,肆虐著黑金政治的丑行,當局為黑社會提供漂白的溫床,民主選舉淪為赤裸裸的黑金交易和黑勢力之間的權力分配,政府官員成了黑幫老大的統(tǒng)領者。影片的大場面下足功夫,諸如群狗野外追逐撕咬、的哥集體暴動、政黨游行斗毆,以及直升飛機追擊等場面,視覺沖擊力極為強烈。
古惑仔?劉偉強
1996年,黑幫片開始發(fā)生變異,主人公由成年的英雄梟雄演變成青少年“古惑仔”,出現(xiàn)了別具一格的“古惑仔”系列片。1996—1998年,劉偉強、文雋等人根據(jù)漫畫家“牛佬”許景琛的通俗漫畫相繼改編拍攝了《古惑仔:人在江湖》、《古惑仔II:猛龍過江》、《古惑仔III:只手遮天》、《古惑仔:戰(zhàn)無不勝》和《古惑仔:龍爭虎斗》五部影片。五個從小在窮苦環(huán)境中長大后進入黑社會的“幫派小孩”,經(jīng)歷行走江湖的艱辛,始終未曾泯滅并力圖實現(xiàn)出人頭地的夢想。主角陳浩南與兄弟生死與共,和女友不離不棄,對長輩尊敬愛戴,引起很多青少年追捧。該系列延續(xù)了“黑幫片”的忠義主題,表現(xiàn)街頭邊緣青少年靠義氣和群策群力打闖江湖,對抗社會、天馬行空、為所欲為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存方式,充滿了刀光劍影和性、毒品、暴力。
“古惑仔”系列片構筑起的個性化、時尚化、青春化的影像風格和人物群像,在香港掀起一股熱潮,不僅以“古惑仔”為名的跟風式漫畫充斥全港,而且同類影片一再延續(xù),出現(xiàn)諸如《古惑天堂》、《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等“古惑仔”影片,以及《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灣仔十二妹》之類的“古惑女”電影,從風格到內(nèi)容都與前五部有較大差異?!锻寝闒it人》、《去吧,揸Fit人兵團》等對黑社會極盡嘲諷,表現(xiàn)“古惑仔”不過是葉公好龍之徒,遇事時個個膽怯心虛,挖苦江湖中人的滑稽、浮躁與淺薄,竭力批判黑社會的暴力崇拜。整體而言,“古惑仔”后期的續(xù)集已經(jīng)少有新意,在打打殺殺中東拼西湊,粗制濫造的風氣嚴重敗壞了觀眾口胃,也因其對暴力行為的寫實性刻畫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逐漸淪落到市場的邊緣。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風靡兩岸三地。影片開門見山地交代了主人公劉建明和陳永仁的使命,沒有從黑社會與警察對立的表面闡述,避開探問“到底誰是臥底”的俗套,重點剖析人物未知命運及其內(nèi)心的變化與掙扎。全劇情節(jié)豐富,人物關系復雜,多條線索交錯推進,橫掃當年金像獎和金馬獎,受到國際電影界極大關注。2006年,馬丁?西科塞斯將其翻拍為《無間行者》,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四項大獎。2003年,《無間道II》和《無間道III:終極無間》在保持類型屬性和娛樂價值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了已建立的思想價值和人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