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不再是簡單地想“保持聯系”以防落伍?,F在大家都想出頭,想跟地球同步,想利用屏幕分享自己的每一刻經歷,每一種看法,每一份感悟,每一個行為。就連過去我們遠離人群時,常去的那些清凈場所,如今都覆蓋了網絡和手機信號,還有我們常帶的旅游裝備,也隨時隨地通訊暢通。如果你現在出門散步,跟15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不管是在繁華大街上閑逛,還是村邊樹林里漫步,只要隨身帶有移動通訊工具,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沖你而來。也許散步會一如既往地愜意,本質上卻徹底變了,原因很簡單,你變忙了??諝庵锌偸浅涑庵巳旱臍庀?。
有人看了部好電影;有人想入非非;南亞發(fā)生了爆炸;今日股市飆升;明星有苦說不出;有人冒出了新想法;有人乘出租;請支持這項有意義的事業(yè);他問你要的那份報告在哪?有人叫你一起加入討論;警方大力追捕殺人嫌犯;請在睡前服用;有人津津有味地享受雪糕;賬戶已過期;雞肉餡餅松脆鮮美;分析得精辟;剛上傳了非洲狩獵視頻;評論有人回復;時間無多,申請從速;我做了新發(fā)型;這個笑話太絕了;有人加班加點做項目;孩子出生了!點擊此處,查看最新投票結果……
信息飛得太快,我們永遠在追趕。在這種日子里陷得越深,我越是想起瑪麗以前的那句口頭禪:“忙瘋了!”這句話用在數字時代作問候語再貼切不過。你最近怎么樣啊?—忙死了,忙瘋了。
我們依據常識判斷,以為“忙”和“深度”是井水不犯河水,不會產生沖突的,而這恰恰是問題所在。我們的確有忙得充實的時候,手腳麻利地完成一個接一個任務,注意力時刻不放松,緊緊盯住當前所做的事。這也是優(yōu)秀的外科醫(yī)生工作的方式,他們要完成不計其數的高難度手術,但每一步都有計劃、有系統(tǒng),所以能全神貫注。手頭的事情太多,不得不分清楚條理。有句老話叫“你要做的越多,完成的也越多”,就是這個道理。
可惜,數字時代的忙碌,跟做手術的忙不是一回事。任務一堆一堆從屏幕上彈出,爭先恐后搶奪我們的注意力,硬件和軟件的升級,也為各種信息打開了方便之門。新信息俯拾即是,成為人們無法抗拒的誘惑。光標不斷跳躍,大腦飛速旋轉。我們不停點擊,一下這里,一下那里,每個地方都點了個遍。于是,本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屏幕,卻破壞了效率的真正要素—系統(tǒng)性。我們上網次數越多,瀏覽速度越快,跟目標越是南轅北轍。數字時代,忙碌是深度的大敵。
自然不是所有人都困在網絡中。國內外很多地方都有人買不起數碼設備,他們只能在圖書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里,才偶爾享受到網絡的諸般實惠,平時卻沒有這個條件。 這些人的貧困是個真正的大問題,我們應該予以更多的關注。除了他們以外,還有另一種人,雖然不差錢購買手機電腦,卻寧愿選擇少上網乃至斷網的生活,不過他們也是少數派。時代的大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融入網絡。過去10年間,全球聯系越發(fā)緊密,這種轉變每天都愈演愈烈,已經波及所有人,連那些較少上網的人,也無法置身事外。
可別小瞧了這個問題。這是跟我們內心息息相關的掙扎,是為了守護內心寧靜,為了奪回思維和感覺的主動權而必須展開的搏斗。繼續(xù)閱讀亂七八糟的信息,你的生活也會變得亂七八糟。 為什么要這樣折騰自己呢?所有人成天盯著屏幕,忙得不可開交,你真的喜歡這樣的世界嗎? 哪里才有更好的出路呢?